贵州学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
日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彭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正刊发表题为“Neuroimmune cardiovascular interfaces control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外膜和大脑之间可以交换神经信号,从而实现大脑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感知和控制。
彭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才。
据贵州中医药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彭立的上述研究耗时12年,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成果,实现贵州在《Nature》正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零”突破,代表贵州医学科研水平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新发现的神经系统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产生联系,即“大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对话”,为科学家找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幕后主使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新路径。
研究发布后,国际医学界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神经免疫信号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是对该领域有价值的贡献”“这项基础研究将开创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思路。”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是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科学杂志。
(万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