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7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编 辑 推 荐



4560-4-1.jpg


《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

作者:翟博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翟博,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一书是其撰写、教育部综合改革司资助的课题研究项目成果。该书内容分决策篇、攻坚篇、发展篇、求实篇。翟博以记者的眼光,捕捉并记录了我国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报道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他以报告文学的笔法全景勾勒了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记述了教育在扶智扶贫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全书阐发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报道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学校、教师和人民大众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大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经验,展望了未来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展现了我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还记述了教育在扶智扶贫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该书是关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部报告文学,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亦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故事和经验。该书内容既具有政策性、思想性、历史性,又具有故事性、艺术性、时代性,是一份重要的国家记忆、教育记忆。



4560-4-2.jpg


《正道沧桑》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本书是金一南将军以战略思维多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的重磅力作。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宏大背景下,以大历史视野,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联共(布)、共产国际、日本军国主义以及美国等力量激烈碰撞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探寻革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保家卫国、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作者看似写历史,实则面向今天与未来,通过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细致地刻画众多党史、军史、国史重要人物,展现其精神风貌,还原一个个关键细节和重要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力量之源和制胜之道,具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本书以鲜活的故事切入,评述犀利生动,于复杂中见本质,立体化、通俗化、细节化再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奋斗史、创新史、胜利史,向读者展示出一条从百年沉沦到民族复兴的沧桑正道。



4560-4-3.jpg


《诗经 万物皆有情》

作者:刘冬颖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诗经》一直被视为经典书。《诗经》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仿佛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尽在其中。在孔子之前,《诗经》就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教科书,两千多年来的士子都要学习它。诗经》如一位素面朝天,却国色天香、被历史宠爱了几千年的人,独自温婉优雅地缓缓吟唱着那一句句美妙氤氲的诗,那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韵致,让人觉得每一首诗都如珠如宝,值得去细细品味。在纷繁芜杂的现代社会里,读着它们会让人心里有种甜甜的清凉。

  刘冬颖,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本书通过“情事”“草木”“动物”“婚事”“器物”“城市”“男人”“女人”等八个篇章写诗经中的世界,再现了流传三千年的万物百态。“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首席专家刘冬颖在吸纳和借鉴前人“以诗说史”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诗经》中的“变风变雅”现象;同时,将诗经与西年及春秋时代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融合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加之对今时今世的反思,引导读者从中国传统经典阅读中寻找人类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