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1期 本期3172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20

推动委员下沉履职常态化


凯里市政协建立委员到镇街报到制度


  本报讯 (李仁良)  组织村“院坝协商”议事室集体学习1次、联系界别群众4人、走访企业3户、收集社情民意3条、帮助办理实事2件、开展“院坝协商”领题调研2次、组织召开“院坝协商”现场会1次……

  在凯里市政协资源环境与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龙有荣的“政协委员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下沉下司镇1个多月以来,与下司镇及花桥村有关的委员“作业”。按照凯里市政协关于委员到镇街报到、市政协资源环境与民族宗教委联系下司镇的要求,龙有荣对应下沉到该镇担任政协委员联络委副主任,并担任花桥村“院坝协商”议事室主任,开展委员系列履职活动。

  用他的话说,下沉之后,虽然忙了点,但是能够以委员身份为群众做点事情,非常有成就感。

  政协委员由界别产生,无法避免镇街之间人数不均衡、力量薄弱的问题。为此,今年5月,凯里市政协下发了《关于政协委员到所在地报到参与“协商议政”履职活动的通知》,按照居住地、工作地、联系地、帮扶地“四地结合”的方式,打破界别设置,推动245名政协委员下沉到208个村“院坝协商”议事室参与“协商议政”履职。

  “过去由于委员少、力量弱,开展‘协商议政’履职活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政协委员下沉后,我们辖区政协委员由过去的3人增加到11人,不仅力量变强了,我们的履职任务更加明确,履职活动更加常态、更加规范、更加专业、更有成效。”市政协委员、下司镇党委副书记陆阳说。

  沉下去是为了把形象树起来。为确保委员下沉履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政协明确下沉委员11项具体履职任务清单,并作为委员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委员到基层履职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

  “自从有政协委员联系我们村后,老百姓多了一个家门口反映问题、发表意见的渠道,问题解决就增加了一条路子。”大风洞镇青杠林村党支部书记罗大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