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66期 本期317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19

种 星 星 的 人


□仇士鹏


  最近,电影《人生大事》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国内影院,引发一波观影热潮。看完电影后发现,电影的英文名“LIGHTING UP THE STARS”。若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意译,应是“种星星的人”。

  故事的开始,从事殡葬行业的莫三妹送走了小文的外婆后,就被小文缠上了。小文不理解外婆去世的事实,以为外婆是被莫三妹带走了,就死缠烂打找他要外婆,甚至大闹别人的葬礼。莫三妹忍无可忍后,直白地告诉她,外婆已经烧成灰,再也回不来了。

  这是对死亡最直观的解释,身体被送入焚化炉,烧成灰,成为一缕青烟,这也是对死亡最残忍的解释,所以小文撕心裂肺地哭了。

  之后,失去外婆的庇护,孤身一人的小文,与和父亲闹得很僵的莫三妹,通过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在情感上有了羁绊,渐渐开始以一家人的身份相处。在小文思念外婆的时候,莫三妹总是安慰她:睡着后,天上的星星就会落入她的梦里,变成外婆,陪她聊天。

  这是国人对死亡最常见的诠释,用诗意的方法避讳了死亡带来的悲伤与绝望。死去的人并没有离开,而是在天上继续陪伴着亲人,注视着,祝福着。它比那直白的解释多了份安慰人心的力量,也是让人接纳死亡成为生命最终章的一个铺垫。

  导演在这里建构了电影《人生大事》中的意象系统,涵盖了空间意象、文化意象、关系意象,创建了宏大隐喻世界,通过那些散发着本土文化气息的诗意浪漫意象,表现出独特的、有生命的、富有情趣的艺术表达。

  小文缓缓从悲伤中浮了出来。她一遍遍地听着外婆生前的声音,仰望着夜空,在安静、深邃却并不深沉,反而有着淡淡微光的夜色里,眼中亮起一颗星星。

  后来,在老师问他家里人的职业时,她说,他们是种星星的人。这是多么唯美的称呼!种星星的人,把光亮种在了别人的夜空中,把慰藉与希望种在了别人的心头。它让不受世人待见的殡葬人,手上、身上、脚下都有了盈盈的星辉,被衬托得纯洁而美好。这也是这部电影从殡葬人的视角展开所蕴含的意义:在白天种太阳的人光芒万丈,让人尊敬;在夜晚种星星的人,同样熠熠生辉。为生者奔忙的人,与为死者奔忙的人,都站在光亮之中。

  莫三妹的父亲说:“人生除死无大事”。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把小事看成大事,让生活多出种种焦灼;但也有人认为人总归要死的,就觉得人生索然无味、无助绝望。而既知死亡,又能平静地看待死亡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以死亡之“大”为参照,来看待人生现阶段的烦恼,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智者的目光从不困囿,他的脚步从不停留。当平静与从容冠冕了生活后,岁月也就无限接近了清欢。

  这也是电影《人生大事》得到众多掌声的原因之一——现实题材电影只有坚守和秉承现实主义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反映百姓心声,鼓舞人民意志,才能切实达成与当下观众的情感互动,彰显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和审美风格。《人生大事》正是以一种深情而非煽情、浪漫而非做作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动情的力量、一种共情的力量,实现了一种电影叙事美学的平衡——他所运用的意象系统,既让观众感受到死亡与别离,颓丧与混乱,又着重表达了在黑暗中人性的闪光和温暖。

  每个人都会见证死亡,也都会经历死亡。我想,每一次对死的见证都是生的成长,都是在夜空种下的一颗星星。而群星之上,正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