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297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15

车师古道探秘

  

□文/图 宋伯航

 

  中国西部有条最神秘的古道,一直以来不被世人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们开始踏入这片秘境,揭开了千年古道的历史面纱,这正是中国丝绸之路上最神奇的车师古道。车师古道地处新疆吉木萨尔县,从泉子街镇大龙口南穿越天山至吐鲁番鲁克沁的通道,全长200公里,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汉唐至今,连接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的捷径,因联通古车师前国与车师后国,故称车师古道。

  “车师道”又称“金岭道”,据唐代《西州图经》记载:右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新唐书·地理志》西州交河志:“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度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成,至北庭都护府城。” 连接庭州和西州的重要枢纽。

  车师古道从疏勒城遗址起始,蜿蜒向东端吐鲁番方向延伸。历史上的疏勒城,曾发生过重大战役。《后汉书》载:公元75年,匈奴以两万骑兵攻克车师,乘胜进攻东汉军队驻守的金蒲城。大将耿恭坚守两月后,率领三百将士,放弃金蒲,退守疏勒。面对敌军威逼利诱,耿恭不为所动,身先士卒,与士兵死守城池。最困难时,一度喝马尿解渴,煮皮革充饥。

  在敌军覆灭后,耿恭依然苦守了九个月,成为整个西域广阔土地上汉朝最后方的政治绿洲。最终耿恭率领仅存的二十六名守城士兵撤离疏勒,到达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勇士。这是古代以寡敌众制胜的成功战例。宋代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对耿恭当时真实的记述。

  沿着一条山沟而下的河道,河滩上裸露的岩石透着寂寥苍凉。壑谷中汇聚着奔流而下的天山融雪,两岸山坡树茂林密,苍松叠嶂。走近河边,把手伸进河水中,阵阵彻骨寒意,让身心如冰雪圣洁。

  来到山口,看到刀鞘绝壁上面,醒目地书刻着“车师古道”四个大字。进入一道桥后,谷道两旁山兀雄奇,松树参天,繁花奇草,牛羊马驼,鸟鸣啼转,自然琢成的天桥、瀑布、神泉、巨石,深感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通过二道桥,道路左侧悬壁上,一棵老榆树下有一眼山泉,长年流淌。泉水流淌截断山路,在道旁汇集成潭,清澈见底。泉水四季恒温,含有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饮后能疗愈胃肠杂病;用其洗浴,可治疗皮肤疾患,当地人称“神泉子”。泉畔的树枝上,系满了顶礼膜拜者祈求吉祥的红色布条,迎风猎猎招展。

  过了三道桥之后,满坡的雪松林海,开始出现了阔叶林和灌木丛。道路时而在密林中穿行,时而在草地中徜徉。山涧有瀑布急流直下,被称为古道“三大瀑”,随着季节的变换,水势也不同,汛季水帘宽度可达6米,景色秀丽,令人叹为观止。经过山涧瀑布后,通过一处危岩耸立的路段,陡路由此越走越险,道宽约1米,长40多米,从天然石巷通过,被称为车师古道上有名的“石门子”,亦即四道桥,千百年来,人马践踏,石巷原本凹凸起伏的路面,竟被磨得光滑如镜。

  走到五道桥前,有仅存断墙残壁的十余间房,俗称上店。五道桥也由木头搭建,桥身已被大水冲毁,只剩下两座桥柱孤立两岸。为方便往来牧民,用树干在石头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独木桥,别具风格。目视西山坡,挺立一尊身躯高大的草原石人,坐南面北,面容恬静,形态朴实。据考证,石人是隋唐时期突厥人墓前的标志。一路前行,谷道景物的特征渐明,天山松涛与山间白雪、蔚蓝天空交相辉映。山边草坡上不时有野花点缀其间,常有雪鸡、雪豹、棕熊、豺狼、盘羊、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抬头仰望,琼达坂的雪峰峭壁绵延,宛若刀削斧劈。

  六道桥也称天桥,长6米左右,宽约2米,圆木搭建而成,是六座桥中最高、最险的一座桥,桥基上印满斑点苍迹,路边标出木桥的警示标记。坡陡光滑,桥离水面 20多米,两旁怪石交错,地形险恶。桥下水声轰鸣,水雾弥漫。站在湿滑的桥面上,顿感桥身摇晃颤动。抬头仰望,两个笔势苍劲凌厉的篆书“石笋”大字横刻在对面石壁之上。过桥后俯身下瞰,桥下近水石崖上,冰凌倒挂,犬牙交错,寒光逼人,令人心有余悸。

  到达六道桥的标志是穿越一段陡坡之后,看到一座高10余米的巨石,巨石劈空而出,像一个高大的巨人拦住去路。自山口至六道桥二十多公里,再前行四公里多即为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的达坂岭。达坂西端有一石砌堡垒,高4米,直径10多米,石层立有梅花桩,疑为古代的观测站或烽燧。自达坂行至石窑子沟后,又在两绝壁间穿行,头顶一线天,称“下石门子”。下山至石屋,前行三十多公里是三岔口前的塔尔朗沟。沟中有座古城,附近还有墓葬群,占地一亩多……

  沿着干涸大河沿的河床前行,左侧光滑的石壁上,一些斑驳的岩画映入眼帘。北方游牧民族生活过的草原和高山都曾发现过岩画,但是车师古道的岩画发现很晚。因年代久远,水冲风蚀,剥落的岩画上面,依稀能辨认出盘羊、马鹿等动物图案。高处山崖上,刻有一些古回鹘文字和佛教信仰的图腾。

  翻越海拔3400米的琼达板,积雪终年不化,两座石头堆积的玛尼堆成为山南山北的分界点。达坂西侧有座石砌古堡遗址,高约4米,直径10余米,立有呈梅花状的大柱,均成灭状嘴,有人认为遗址系古代观河站,由于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

  站在六道桥附近山崖上,清晰看到起伏绿色,群山奇壮,风景秀丽,气温升高,天气暖和。依河登山回望,远处雪山起伏,迢迢苍茫来路,从汉代到现代,从北庭倒西州,从车师的后王庭到前王邸,两千多年历史尘飞烟灭。北宋王延德在出使高昌记中“历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岭口。宝货所出,又两日,至汉家寨。又五日,至北定。”车师古道之行,让生命接受灵魂的考验和洗礼。

  

4363-4-2.jpg 

车师古道三桥。

  

 4363-4-3.jpg

车师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