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公文写作老师蒋维修
□李光平
笔墨写春秋,仕途未随文章顺;
县区为政路,苦劳更比功劳多。
这副挽联,是我为悼念原金沙县安洛区副区长蒋维修先生而写的。我与蒋维修先生结缘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可谓我写机关公文最早的老师。
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到金沙县安洛区绿竹公社幸福大队任民办教师,绿竹公社离我家有一百多里,交通不便,走路要一天半时间。我任民办教师后的第二年,蒋维修先生的二女儿蒋崇珍到我所在的大队当知青并被安排与我同在大队民校教书。我们共事两年,结下深厚的同事情谊。因为蒋崇珍的关系,我从侧面对蒋维修先生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据熟悉他情况的好友们相告,蒋维修先生是安洛区的第一笔杆子,区里的大小材料都由他执笔起草,他五十年代初期就参加了革命工作,是同代区乡干部中文化水平较高和工作能力都较强的人,但大约是因为为人比较正直,脾气又有些倔犟,工作二十多年还只是个区委秘书。
我与蒋维修先生的第一次正式交往是1976年春天。
当时,金沙县要召开全县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要求每个公社要写一篇典型材料,因为我在绿竹公社有些名气,公社书记熊永昌先生便把写此材料的任务交给我。接受任务后我反复思量,觉得有个典型事例可以写一写,这便是当时我所在的幸福大队第二生产队当年施了五十多亩绿肥,又在绿肥地里种杂交苞谷,较好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幸福二队一下子从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我认为学大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幸福二队依靠科技兴农就是学大寨的典型事例。熊永昌书记也同意我的观点,于是我花了半天时间写了一篇题为《绿肥加杂交,一季搞翻梢》的经验交流材料。这篇材料上报安洛区委后,蒋维修先生十分赞赏,他让区委宣传干事李兴明通知我这个执笔者到区里对这篇材料作进一步修改。修改材料时他对我说,你这篇材料选的角度很好,写的是实打实地提高粮食产量的事,现在有些地方学大寨喜欢搞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个人是不赞成的。他还说,写典型材料的关键是要找到好素材,多写实在事,少喊空口号。经他修改后,这篇材料的文字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上报县委后果然一炮打响,县里安排绿竹公社书记熊永昌在全县学大寨会议上作第一个交流发言。绿竹公社在金沙县是较小的一个公社,公社书记能在全县大会上作交流发言的情况过去是很少有过的。我通过此次在蒋维修先生的指导下修改材料后,认识到人们说他是安洛区第一笔杆子之说果然名不虚传,我还从他关于学大寨要重内容而不重形式的言谈中看到了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
我与蒋维修先生第二次交流是1977年春天。
当时,安洛区教育室召开了一次教师集中批判“两个估计”会议,要求每个公社要写一篇发言稿,绿竹公社写稿任务自然又落到我头上。但公社学校领导提出,因我家庭成分不好,不宜在全区大会上发言,要我把文章写好后由本公社合心民校的老师任世忠去宣读。为此,我心中甚是不快,但还是写了一篇题为《斩断两条绳索,振兴教育事业》的发言稿。任世忠老师宣读这篇发言稿时,参会者听得津津有味。蒋维修先生当天代表区委参加了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这篇发言给予高度评价,并又提到我写的学大寨材料,赞扬说绿竹教师队伍藏龙卧虎,大有能人。
我与蒋维修先生的第三次交往是此后十二年的1989年春天。
1977年,我参加了冬季举行的高考并顺利考入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读书。在我考取大学后的第二年,蒋维修先生被任命为安洛区副区长,几年后调任县人大任专委会主任并参与修金沙县志,他可谓是苦修二十多年后终成正果,而我在新时期里也一路顺风顺水。我大学毕业后先分配到毕节农校教书并任校团委书记,后因写作才能受到地委领导的器重而调到地委宣传部工作,很快入了党并提拔任科长,1988初下派到黔西县林泉区任区委书记。林泉是黔西县的一个大区,烤烟生产在毕节地区都很有名。我任区委书记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狠抓全区烟农的技术培训,烤烟产量和质量都很快得到提高,区财政收入也得到较快增长,地、县领导较为满意。1989年2月,毕节地委行署在金沙县召开全地区烤烟生产工作会,指定我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我在发言中介绍了我们怎样抓好技术培训的情况。当时蒋维修先生已调县人大任专委会主任,我在绿竹公社教书时的老书记熊永昌也早已调任金沙县城关区区长,他们二人都参加了那次会议。当天晩上熊永昌请我吃饭,蒋维修先生也参加。席间熊永昌对我说,今天听了你的发言,我很高兴。你从事农村工作时间较短,但很快就做出成绩并说得有理有据,我们这些老区乡干部都很佩服。蒋维修先生补充说,我们不少老区乡干部都是农村积极分子出身,抓阶级斗争行,而抓经济建设不怎样了。国家未来要靠你们这一代能说能写又能干的知识化的年轻干部了。从这一番话里,我再次知道了蒋维修先生看问题的确很深。
1993年后因工作需要,我调到省政协工作,虽然行政职级越提越高,主要工作还是写材料,与蒋维修先生算是同行,这就使我更加理解了他当了三十余年区乡秘书的苦和累,于是有了在悼念他那挽联中“苦劳更比功劳多”的赞叹和这篇怀念文章。
如今,蒋维修先生已长眠福地,魂归仙界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老人家去世时已九十高龄,家中五代同堂,重孙也几岁了,晚年应是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我衷心祝福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