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自治县:
创新机制练内功 产业振兴后劲足
□向 丁
近年来,玉屏自治县始终坚持把农村产业革命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深入思考“小县如何做大产业”这篇文章,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原则,对照产业革命“八要素”大力探索创新机制,全力推进4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12个一”全力推进油茶产业。重新组建县林业局,以“12个一”为工作抓手,坚持“攻点、连线、成片”的思路,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积极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门庭院落栽植油茶,按户计数,以亩奖补,全面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引入北京中天金谷等企业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油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擦亮“油茶之乡”金字招牌。
坚持“411”全力推进生猪产业。进一步优化“公司+支部+养殖户”组织方式,坚持“411”合作经营模式(仔猪、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均由公司垫资,一定保价回收生猪,一定保障农户合理利润),确保全县生猪养殖户“零风险”“好收益”。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推行温氏智能化养殖小区,切实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1+N”全力推进果蔬产业。坚持以质量保品牌、保市场、保价格、保效益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设施,全力推进以黄桃为主的黄金李、西兰花等精品果蔬产业发展。科学处理好黄桃鲜果采摘时机、物流运输距离和产品保鲜度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桃果品质品相。同时,合理控制黄桃种植面积扩增,统筹推进优等鲜果销售产量提升、次等鲜果加工数量降低,提升黄桃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坚持“4个统一”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实行“公司+乡镇扶投公司+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统一提供菌袋、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进行产品回收、统一进行管理”的生产模式,乡镇扶投公司负责统筹资金,选择集中连片的场地建大棚生产食用菌,组织有劳动力的群众进行生产管理,进一步做强做优做精食用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