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联下乡的“空姐”
□张维军
去年春节,我继续组织岑巩县书协的志愿者们下乡走村串寨,现场书写春联送给农民群众,为新年的乡村农家增添喜庆。
姚俊是高文的学生。高文是县一中的书法教师,还是县书协的主席,每年寒假一到,都要组织会员和他的学生们响应号召,和我一起走村串寨,义务给农村群众书写春联,很受群众欢迎。
鳌村是县文联的联系村,文化扶贫是我这个文联主席的职责之一,县书协的志愿者们都很乐意,每年都要和我到鳌村去写春联,送春联,与乡村群众打成一片。
我和邱承恩就是在鳌村认识姚俊的。
去鳌村的时候,姚俊已是省城一所大学空乘班的学员,是一名“准空姐”。她高挑俊秀的模样十分打眼,加上她是唯一的女性志愿者,因此,每次来到鳌村,她都被热心群众团团围住。在她的摊桌前,群众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她挥毫运笔,怕错过了一眼,也怕得不到她写的对联。获得“空姐”亲手写的春联,鳌村的群众便如获珍宝一样,欢喜得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
姚俊的笔墨落在鲜红的纸上,龙飞凤舞,如同她自己的模样,清新秀丽、灵动洒脱,仿佛满纸阳光,格外惹人喜爱。
姚俊天生丽质,一点也不娇贵,却总是显得落落大方,春光满面。在我的印象中,她一刻不停地笑着,笑好像与生俱来不会从她脸上消失一样,就像一颗小太阳,无论她走在哪里,哪里就阳光明媚。
高文说,姚俊生在农家,出生的地方叫烂木沟。寨子隐藏在山谷中的森林里,随处可见腐烂的落叶堆积。这样的山寨走出一个“空姐”,这在过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姚俊的父母都是实诚的劳苦人,姚俊考上大学将成为未来在天上飞的空姐那天,整个烂木沟和远近山寨都震动了。
姚俊从贫穷家庭走了出来,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在上高中,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姐弟俩才得以安心学习,追梦人生。姚俊每年春节回家,雷打不动地参与县书协开展的新春走基层、送温暖行动。她为乡亲们写春联,已经持续三、四年了,在她刚上高中认识高文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是来自她执意感谢政府帮助、感恩回报家乡的一种骨子里的善良。
一天,姚俊感觉身体不怎么舒服,一个人去医院检查,结果令她意想不到。乌云包裹着姚俊的身体,却无法包裹她阳光般的心灵。她依旧笑着,悄悄捂紧、隐藏起命运的冷酷无情,没有一丝一毫向她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吐露,特别难受的时候,就悄悄跑去医院开点药吃。
临近生命的最后时刻,姚俊还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记得那天很冷,天空下着雨,我们一行二十余人,来到一个叫丁坪的深度贫困村。姚俊那头乌黑秀丽的长发不见了,她留着短发,成了棕黄色;上身穿着洁白的夹克,下身穿着灰白的牛仔裤;脚上穿着黑白相间的运动鞋;脸上化着浓妆,笑容似乎淡了点,但依然还是那么美丽动人。那一天,姚俊不知书写了多少幅春意浓浓对联,都是赞颂精准扶贫好政策的。群众空手而来,一个个从她手上接过一幅又一幅大红的春联,开心地抱着,满意而去。
活动结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启动轿车,准备赶回县城,雨还在下着。我的轿车后门突然被人打开,扭头一看,是她——姚俊!她一言不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后座上,显得疲惫了,却静静地看着我,似乎有话要说。可是几个年轻的会员却嘻嘻笑着,从两边打开我的车门,对着姚俊不停地恳求,下来喽——我们有事和你商量——坐我们的车吧。我感觉姚俊有些为难,但还是笑着下了车,和他们一起走上了另一辆车。
谁又能够想到,那次的她,竟然是与我们最后的永诀。
直到离世,姚俊身边的人也没有一个知道,她曾病过。最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病况,她每天都在精心化着浓妆,始终笑对人生,竟然没有伸手朝着任何人呼救,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苦痛,她都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扛着,直到最后一息。
我们新春走基层、送温暖的活动仍在继续,无论是在县城街头,还是乡村寨头,前来索取对联的群众,看到我们,一个个都把头高高地昂起,旋动着一双双眼睛,他们似乎是在我们当中寻找、挑拣着一个熟悉而又美丽的身影。
空姐呢?那个空姐呢?她怎么没有来啊——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脑子总在发怔,嗡嗡响着,一颗心绷得紧紧的,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这个如同迷雾一样的问题。
她怎么没有来啊——我也一直在心里不停地问,却不知道,究竟该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