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2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14

关爱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鲁庸兴

 

  每年10月是全国的“敬老月”,各地都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敬老助老活动,这对于在整个社会中传递尊老爱老的氛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百善孝为先,羔羊跪乳、乌鸦反哺、黄香温席的故事流传至今。但现实生活中,子女已经习惯了父母无私的爱,却常常因工作忙碌、生活奔波而忽略了对老人的关爱。亲情淡漠、感觉不到温暖,成为一些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尊崇。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到了要重拾“尊老”文化的时候了。儿女要多尽孝道,常回家看看,从物质、精神等各方面满足父母的需要;社会要尽可能地为老人多提供一些方便的举措,让孝敬老人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老有所养的机制;舆论宣传要多树敬老尊老的典型,让他们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用“孝文化”教育更多的人。

  “敬老月”只是一种尊老形式的延续性。而如何尊老,我们也有着一些制度性的规范进行约束,而如何将这些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才是“敬老月”应该关注的话题。“敬老月”另一层的意义是对全社会的一种“提醒”,提醒人们时刻给予老人细水长流的关爱,而不是走过场的“爱心行动”。在老人们心中,不希望只在老年节才被记起,他们更希望能经常地被晚辈和社会所记起。这种“提醒”很必要,对于常年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下的都市年轻人甚至是“迫切”需要的。

  如何让老人们安享晚年,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只有政府、社会乃至每个公民共同努力,建立关爱老人的长效机制,让月月都是“敬老月”,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才能更幸福。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谁都希望,当自己青春不再的时候,却依然能有着一份优雅和从容。以己度人,只有今天懂得尊老敬老,年老时才会赢得年轻人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