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2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14

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李万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过去,在农村不要说看病就医了,就是买药都成问题,很多伤风感冒类的小病就是因为缺医少药拖成了大病,所以在农村就有“小病拖、大病扛,病危等着见阎王”的说法。

  曾经农村“看病难、看病贵”严重影响着群众的身心健康,更制约着群众的脱贫步伐,有时刚刚脱贫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返贫。而今,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贵州乡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在农村不仅建有村卫生室,还配有村医,村民们都参与了合作医疗,农村“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了历史。

  但是,有了村医仅仅是服务的崭新起点,深入地开展宣传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是工作的目标。全省深入广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乡、村三级卫生人员牵手上门与群众“签约”体检,对群众的体检情况进行登记,再把小病、大病、慢性病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治疗,深受群众的欢迎。

  不仅要让群众看得起病,更要让群众看得好病。对乡村不能诊疗的疾病怎么办?通过艰苦努力,贵州远程医疗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创造了“三个全国率先”,走出了远程医疗的“贵州路径”:率先在全国出台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认定办法、绩效分配比例和对口帮扶驻点时间计算办法;率先在全国将远程医疗服务按照常规诊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率先在全国出台充分体现公益性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远程医疗的“贵州路径”为贵州实施“云”上就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贵州实现了省内所有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2017年,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2019年,又建成了1万个远程门诊,把远程医疗向村卫生室延伸,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远程医疗打通了村卫生室、乡卫生院诊断治疗疑难病人的通道。对村卫生室、乡卫生院无法诊治的,就通过大数据“约”请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对诊断结果,确因条件限制治疗不了的,就转诊到县医院或省城医院进一步治疗。

  让“全民健康”托举“全面小康”。贵州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上,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这一中心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农村医疗卫生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好,群众会越来越享受到更多就医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