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 方能远行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刘光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通过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感受到这本鸿篇巨著在大时代中孕育的大格局、在大格局中产生的大智慧,在大智慧中迸发的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为此,要认真落实好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始终坚持好学悟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不断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注重“学”的质量,在真学深学、全面系统上下功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19个专题92篇重要文章,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当前,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学习的质量上狠下功夫,让科学理论入脑入心、指导实践。一是要原原本本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动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认认真真逐篇逐段的研读、深入领会。同时,要主动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融会贯通,学深悟透。二是要联系实际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指导性,对当前及今后的政协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要把学习贯彻同政协工作职能、特别是当前观山湖区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在防范风险挑战,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脱贫攻坚、基层民主协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中,要主动在第三卷中找方向、找方法,真正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要带着问题学。当前,我们的发展机遇挑战并存,既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既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为此,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善于把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梳理,在著作中找方法、找对策、找答案。特别是针对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民生保障领域存在的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的复杂性、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要加强研究思考,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二、抓住“悟”的精髓,在改造思想、提升思维上下功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与此同时,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主线的一以贯之,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一是要始终坚信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从井冈山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无数次证明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特别是在对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共赴国难,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坚决的手段阻断疫情的蔓延,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要深深的扎根人民、紧紧的依靠人民,在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二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才能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我们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目标,特别是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努力打通民生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深化“用”的力度,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观山湖区政协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在社会治理等工作中的作用,始终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作为核心主题,充分发挥好政协组织桥梁纽带、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一是要明确“一个主题”。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指示要求,始终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作为核心主题,让政协组织成为连接各方的桥梁纽带,打通委员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群众中逐步营造“有事好商量”的浓厚氛围。二是紧盯“两个目标”。要围绕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目标,围绕全区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工作积极开展专题协商、视察调研、建言资政等履职活动,做到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同时,要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如阳光家苑等一批“操心事”“烦心事”,主动搭建平台,收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政协的呼吁和协调帮助解决和改善问题,从而达到增进民生福祉的目的。三是要强化“三个抓手”。把党建引领、机制创新、阵地建设贯穿基层民主协商始终。在强化党建引领方面,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作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政治导向,切实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和统揽全局的作用,不断探索政协党组——镇、街道党委——委员联络组临时党支部三级党组织联动互通的工作机制,确保实现党的领导和委员管理全覆盖。在强化机制创新方面,继续开展好委员“坐诊”听民意、“出诊”察民情、“会诊”解民忧的“三诊”工作,建立完善委员履职、委员管理、基层协商工作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委员的特长和资源转化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动力。在强化阵地建设方面,在贴近群众的居民小区、商务楼宇中打造一些固定场所,融入协商元素,必要时可以配备专门的管理服务人员开展宣传引导工作,让群众就近就能对一些困难问题和矛盾进行协商的同时,也为委员在基层履职提供了落脚点。
(作者系观山湖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