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2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01

接续战“贫”践初心

 

——“初心如炬 使命如山”政协组织助力榕江脱贫记之四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姚晓凌

 

  今年4月中旬,榕江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定点督战队在督战中发现,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

  这是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这张考卷增设的“加试题”。疫情影响之下,广大群众返岗就业、外出务工普遍受阻,加剧了致贫、返贫的风险。

  此情况上报省级挂牌督战榕江县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后,省政协副主席、专班组长任湘生针对全县仅有1400多个护林员、2000多个保洁员岗位,又存在相关政策未用足、农村公益性设施缺乏管护的矛盾,立即召集省直有关部门协商帮助榕江开发公益性岗位。仅3天时间,各方就新增5345个各类公益性岗位,并增拨2000个就业扶贫援助补贴指标,使一大批贫困农户走上了护林员、护路员、管水员、保洁员等岗位。

  今年以来,榕江公益性岗位已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2802人。而这,仅是省政协在该县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能力的一个缩影。

   

“政协军团”显担当

  政协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在省政协定点帮扶、挂牌督战榕江县的进程中,可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为切实解决“扶得起、稳得住、能致富”问题,这是真金白银、干货满满的“帮”。集合省政协副主席团队、秘书长团队、专委会团队、机关干部团队及广大政协委员、委员企业、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资源和力量,都被动员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来,促成各种优势资源向榕江聚集,携手朝深度贫困亮剑、出招。

  调研视察、捐资捐物、送医送药……几年来,为了榕江的山山水水、黎民百姓,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刘晓凯主席亲自协调省直部门及相关工作专班投入资金1.581亿元,用于发展百香果、林下鸡等种养殖产业,实施贫困群众住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蒙启良副主席协调企业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床上用品,实现向所有未出列贫困户全覆盖发放;左定超副主席率队视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并协调企业捐赠价值150万元的防疫消毒设备;李汉宇副主席协调商会、企业捐资143万余元支持发展生产,并向定威水族乡捐赠500台火炉;罗宁副主席率省妇联开展慰问活动,向搬迁点部分贫困家庭发放慰问金及物品;陈坚副主席远赴京津冀地区,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奔走;任湘生副主席协调省公路局出资100万元,对县城至寨蒿镇的公路进行整修;孙诚谊副主席率医疗团队诊治患者50余人次,并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张光奇副主席率队深入定威乡调研,并开展集中义诊、捐赠药品等活动……

  今年,省政协办公厅压缩机关行政开支700万元,用于支持榕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各专委会组织委员深入榕江督战、调研,累计协调帮扶资金3675.63万元,捐款捐物合计约291万元;省直帮扶单位中,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投入资金约700万元,建成“榕江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底数不清、数据不准问题……

  多方资源汇成帮扶合力,汩汩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榕江,极大增强了当地群众战胜千年贫困、拥抱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政协帮扶从大处着眼,却事无巨细。外出务工是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省政协指导榕江在全省率先开通输送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就业专车,采取多种方式组织6.83万人到省外务工,其中贫困劳动力3.43万人;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农村劳务经纪人协会,推行“人社部门+协会+劳动力”模式,带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县已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近7万人,就业率高达91.8%,务工收入占贫困群众收入的70%以上。

  同时,省政协推动成立榕江县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脱贫、开发就业扶贫援助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产销对接促进消费扶贫5个工作组,均由省政协厅级干部任组长,切实强化产业扶持、就业保障,确保“一达标”更具成色。

  值得一提的是,始于2018年7月、覆盖三级政协组织的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发动百名政协主席挂帮百个贫困乡镇、千家委员企业帮扶千个贫困村、万名政协委员结对万户贫困家庭,以创新之举斩获斐然成效后,仍在持续向纵深推进。

 

“六轮驱动”拔穷根

  胡蜂,一种榕江本地常见的蜂种,个头大、生长快,市场前景极佳。作为贵州林业大县,榕江拥有超过74%的森林覆盖率及多样性植被,使养蜂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正因如此,在外打拼多年的苗族小伙韦国良,选择告别“毫无归属感”的城市生活,回到家乡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养蜂。

  2010年,韦国良先后加盟两家公司做代理。历经一年分析、筛选,他发现养殖胡蜂优势明显:种苗可直接上山抓,自己从小就掌握这项本领。胡蜂属半冬眠昆虫,冬季几乎不吃不喝,春季培育好种苗后即可将其放归山林自给自足;5个月后,蜂巢从可乐瓶大小长到直径1至2米的簸箕大小,每个蜂巢可卖几千元至上万元。

  “开始我只培育五六十个蜂巢,一边自学技术、一边免费为村民做培训。”韦国良说。2014年以来,他累计有组织地培训1000多人次,带动100余人实现自主创业;2016年成立合作社后,又带动30多名社员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29人,平均月收入约4500元如今,他已在村里建成500多平方米大棚,培育初级蜂群6000余巢,年产蜂蛹60吨、产值数百万元。

  今年初,韦国良的养蜂产业被纳入榕江林下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成了他的“政治任务”——政府出资,合作社为贫困户培育、运送及发放蜂巢,提供技术指导,再回收他们的产品。“发放蜂巢时,全县12个乡镇、137个村的1000多户贫困户,我和团队都要一一走到。”他说,教他们把蜂巢安置妥当,才能确保收入稳定。

  “带头人”不好当,但能促使韦国良的动力更强、干劲更足。在技术端,初步掌握胡蜂反季节养殖技术后,他正通过人工改造提高胡蜂的室外养殖密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林下养蜂;在市场端,他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播带货,开年至今已收获300余万元订单。

  放眼全县,产业兴旺是榕江山乡巨变的重要法宝。

  在希望的山林间,该县以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市场导向推进的果、蔬、药、菌、猪、鸡六大扶贫产业,呈现出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的恢弘场景——

  成立榕江百香果研究院、硒锗百香果有限公司、百香果协会,注册乐榕百香果商标,推动百香果产业裂变式发展,完成百香果种植1.02万亩,覆盖贫困户3395户1.39万人;

  加强与贵阳农投集团合作,抓好以车江坝区为示范的蔬菜规模化种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累计种植蔬菜10.35万亩、采收蔬菜8.3万吨,覆盖贫困户4527户1.89万人;

  成立中药材公司、草珊瑚研究院,与广药集团、贵州威门药业合作,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累计种植草珊瑚5.02万亩、金钩藤4.41万亩,分别覆盖贫困户7404户3.21万人、6000户2.22万人;

  由贵州盘正农业有限公司带动发展林下红托竹荪,与贵州美味鲜竹荪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完成竹荪种植3155亩,覆盖贫困户1100户4700人;

  联合海大集团、温氏集团发展生猪产业,与榕创公司共建小香鸡原种场,已出栏生猪6.09万头、生态家禽128.63万羽,实施稻田养鱼10万亩……

  立足林业资源优势,榕江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蜂、林菌等产业,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已建成启运的128个百亩基地、12个千亩基地、1个万亩基地,成为全县贫困群众投产创收、拔掉穷根、开启新生活的坚实底气。

 

采访手记:榕江脱贫战之有“法”

  月亮山,名字仿佛人间秘境一般的存在,却是贵州扶贫开发史上无法抹去的特有名词。都柳江,历史上百舸争流的黄金水道,却一度成为流域内少数民族群众固守原有生活方式的一条“枷锁”。

  此时此刻,在中国脱贫攻坚决战的无影硝烟中,数以亿万计人的命运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当记者沿着都柳江逆流而上、走进曾有“绝地”之称的月亮山区,深入曾为榕江县“第三世界”的定威水族乡的农户家里、种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基层干部温馨感人的帮扶场景、脱贫群众热情洋溢的笑脸,扑面而来的是夏秋之交漫山遍岭长势正好的草珊瑚的绿意盎然与迷人馨香……

  这里的一切,如同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国家,已然今非昔比——更准确地说,它正是蕴涵在这场历史巨变中的一个缩影。

  10天4地,从榕江南部片区的定威到北部片区的乐里,从月亮山腹地到雷公山东麓,记者深切体悟到:在这大山深处的一个个美丽村落中,生活着世代困顿却生生不息的人,他们没有被国家和社会遗忘——伴随着政策精准匹配、资源配置到位、干部冲锋在前,正迎来战贫斗困的胜利曙光。

  攻之有道,战之有法。作为定点帮扶、挂牌督战一方,省政协联动州、县两级政协力量,汇聚社会各界优势资源,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引导久居深山的人们从土地上、山林里挖掘“富矿”,用劳动创造幸福;地方党政部门充分利用政策倾斜优势,精度瞄准富集的森林资源、林业资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经济,推动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广大群众端稳“金饭碗”、吃上“生态饭”。这,无疑是榕江攻克全面脱贫堡垒的两大“火力点”。

  而来自各层面、各行业的帮扶干部,用“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的平常之举、微小之事,持续温暖着人心、推动了时代进程,无疑是最可敬、最可爱之人。历史必将铭记,这个特殊之年人们付出的每分每秒。

  脱贫攻坚,已然攻克的不再是难题。最难的事情,永远在当下。接续发展、乡村振兴,就是我们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榕江38万人民的美好未来,将以外界帮扶、自力更生为左膀右臂,催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带你奔小康”的力量,一如千百年来坚定守护着这方青山绿水的巍巍月亮山、雷公山。

  未来正来,祝福榕江!

 

4212-1-1.jpg 

  榕江县乐里镇遵循“优势产业有规模、特色产品有市场、群众增收有门路”的思路,在大力发展“黄金芽”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茶旅一体化进程。图为该镇高岗村黄金芽种植基地。

 

4212-1-2.jpg 

林地389万亩、森林359万亩,富集的林业资源成为榕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衔接乡村振兴的坚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