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2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水城县政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时代课题,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新方位新使命。

 

一、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恪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最重要的是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共党组织和党员的事情,也是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事情,是整个政协组织的事情。在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要共同落实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见共识。

 

二、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深刻把握精髓实质,筑牢思想根基

  要拓展学习方法。持续抓好学习教育,探索接地气、有活力的特色载体,大力宣传人民政协系统的创新实践和丰富成果,及时做好对人民政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推动学习贯彻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要弘扬优良学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把牢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自觉把中央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到谋划重大任务、制定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中心大局的实际行动,做到调研什么、协商什么、监督什么,都紧扣党的中心工作、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深入查找工作上的不足和差距,以新的观点、新的视野、新的办法、新的标准解决政协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准确把握新方位,践行新使命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长期以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为主要工作对象,在推进大团结大联合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还要肩负在基层群众中开展民主协商的新任务,这就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领域,赋予了人民政协新职能。在各类协商民主渠道中,只有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具有专门协商平台和搭建专门协商平台的优势,这个职能职责和履职特点决定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具体来说,一方面,做好统战工作,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另一方面,延伸联系手臂,推动委员下沉,把民主协商工作向基层延伸,完善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机制,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并组织、主持协商,积极为党委、政府或其他协商主体提供协商服务,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基层的作用,听民声、聚民意,协助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力量凝聚于基础。

 

四、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努力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上有新作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为民理念上不忘初心、在为民内容上与时俱进、在为民实践上不骛虚声,助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委的工作大局,也应该是政协参政议政、展现作为的广阔舞台。紧扣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把精力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把握判断上,放在对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矛盾的分析上,真正把政协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发展优势。

  要在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发展上有新贡献。政协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千万百姓。广大政协委员要勇于把保民生促和谐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主动担当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民生问题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职责,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问题,多做调查研究、沟通协调、民主监督工作,促进各有关方面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把反映群众呼声和意愿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分析、思考和研究问题,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提建议、谋对策,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要重点围绕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点、利益冲突上的交织点、矛盾纠纷的多发点,充分运用调研、座谈、提案、建议等形式,进一步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鼓舞士气的工作,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五、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要切实保持新状态,做出新样子

  要始终热爱政协、奉献政协,珍惜政协荣誉,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不图虚名,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不断提升履职水平。

  要强化担当意识,防止和克服做政协工作可以缓一缓劲、喘一喘气、歇一歇脚、“平顺靠岸”的想法,高度负责地履行好工作职责;强化精品意识,树立不干则已、干就干最好的信念,建言出精品,监督求精准,精益求精,常出新意;强化效率意识,有马上办、马上干的意识,凡定下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地去干,干就优质高效地干好。

  要着力落实“加强和改进”这一重要要求,坚决摒弃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善于做“加法”,深入思考谋划政协哪些职能需要拓展,哪些工作需要加强,更好凸显政协工作的优势和特色;善于做“减法”,防止和克服错位的履职行为,不搞繁琐哲学;善于做“乘法”,精心谋划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平台载体,带动面上整体工作;善于做“除法”,敢于破除那些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缺乏实效的工作载体和履职方式、与新时代政协工作不相适应的制度机制。

  政协虽然不是决策行政的一线,然而,其本质上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党和国家“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服务在“一线”、助力在“一线”、作为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