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21期 本期381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10-29

从“纸面建议”到“发展实效”


——汇川区政协“三大体系”建设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  健


“遵绥路口延长线老路口全线贯通,出行再也不绕路了!”“影响装备制造企业资质审核的路灯、高压电杆拆了,项目推进快多了!”……这些发生在汇川区的、关系民生与发展的新变化,离不开政协提案的推动。

近年来,汇川区政协遵循“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在政协履职中的全局性作用,通过健全协商、督办、考评三大体系,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聚焦提案提能,构建广泛多元的协商体系


区政协坚持以“提案协商”为突破点,强化办前协商、办中沟通、办后反馈机制,让协商触角触及提案办理的各环节全过程,着力推动政协提案实现以商增效。

做好办前协商。建立健全提办双方联系沟通机制,由区政协提案委或界别联组牵头,搭建提案者、提案承办单位“面对面”协商平台,积极引导承办单位深入掌握提案背景和问题症结,确保提案办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做实办中沟通。针对办理难度大、办理周期长的提案,采取专项督办、联合专办的形式,通过组织调研、座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良方”,形成了“全流程协商、全覆盖参与”的协商机制。如在《尽快完善遵绥路口延长线原老路口全线贯通的建议》的提案办理中,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与提案人多次调研、反复协商,最终推动道路建成通车,打通了城市建设的堵点。

做优办后反馈。针对“重答复轻落实”问题,坚持寓商于督,通过办后反馈机制征询委员意见,对办理效果不佳的重点提案实行“二次交办”,确保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如《关于加快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经区政协组织委员及供电、城管、街道等部门现场督办,目前影响企业资质审核的路灯与高压电杆均已拆除。


聚焦提案提效,构建全程闭环的督办体系


区政协坚持以“提案办实”为落脚点,织密责任体系,深耕督导、办理、转化三个环节,着力推动提案办理实现以督提效。

在督导上发力。建立区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区政协常委会会议和主席会议集体督办、区政协专委会及界别跟踪督办机制,确保提案办理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2025年,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工业园区了解重点提案《关于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的办理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承办单位认真落实要求,通过夯实招商基础、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推动汇川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同时,区委督查室和区政协专委会将提案办理纳入常规督导,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各承办单位,对提案协商、办理、答复等情况开展督导,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工作实效。

在办理上发力。积极引导各承办单位将提案办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承办单位构建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把关、科室具体负责、专人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的提案办理工作格局。

在转化上发力。把提案办理作为助推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机制建设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推动政协提案从“纸上建议”转化为“发展实效”。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以来,共立案提案506件,许多意见建议被职能部门采纳,有效助推了汇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提案提优,构建共促共进的评价体系


区政协坚持以“提案评议”为突破点,通过多套评价体系激发提案办理效能,着力推动提案工作实现以评创效。

坚持评单位与评工作相结合。区政协以民主评议为抓手,先后对教育体育、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提案办理较多的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围绕“山桐子产业发展”“集团化办学”“生态环境保护”等提案办理情况进行项目评议,提出意见建议12条,有效提升了政协提案的转化效能。同时,区委、区政府将提案办理答复工作纳入全区年终考核,有效强化了各承办单位的责任意识。

坚持委员评和群众评相结合。建立“政协委员评价+界别群众评价”的双向评价体系,将委员满意率和群众满意率作为评价标准,有效推动了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立案的176件提案,办复率为100%。

坚持日常评和年终评相结合。依据《汇川区政协委员“五个一”履职考核实施方案》,将提案考核权重提升至30%,并将其作为政协工作优先事项,增强委员责任感。严格委员履职管理,对年度考核低于70分的委员予以劝退或约谈。2022年以来,区政协将不参加全会和不撰写提案的委员纳入履职负面清单,有效杜绝了“躺平”现象。

区政协通过系统构建协商、督办、评价“三大体系”,推动提案工作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办理型”向“实效型”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提案工作与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履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