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94期 本期3794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9-05

用伟大抗战精神励志追梦


□王厚明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抗日战争这场历时14年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空前的民族觉醒和团结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生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并由此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纪念这个特殊日子之际,我们不仅要铭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更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实施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灵活运用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创建晋察冀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始终坚定抗战立场、反对妥协投降,维护团结统一、抵制分裂倒退,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实践典范。抗日战争的实践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党的旗帜下,把全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面对敌我实力悬殊的现实、生存环境极端艰险的考验,无论是在敌后战场还是在正面战场,中国军民的战斗历程中,写满了冲锋陷阵、英雄血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抗战的英勇斗争证明: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再凶残的敌人也终会被我们彻底战胜。新征程上,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精神力量。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强化担当意识,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任务面前主动请战,挫折困境顶天立地,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强化战斗血性,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断攻克改革转型的“平型关”、创新实践的“台儿庄”;砥砺牺牲精神,为党和人民利益甘于牺牲奉献,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伟大胜利,是人民力量的胜利。14年的伟大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造性地运用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灵活战术,将日本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抗战精神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主动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依靠艰苦奋斗、依靠人民群众,以身先士卒为法宝,以清正廉洁为底色,最终成为了民心所向,赢得了家国安宁。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完成新的使命任务,必须让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彰显新的“东方魔力”,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焕发新的“兴国之光”。要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问题,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为镜对照检视,自觉当好冲锋在前的表率,当好“四下基层”的表率,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以新作风新形象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必将成为我们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让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根植灵魂、融入血脉、化为基因,以团结一心的奋斗力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再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