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9期 本期378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28

精耕提案“责任田” 畅通民生“幸福路”


——安龙县政协以“三链”机制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余必用


近年来,安龙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将提案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抓手和凝聚民心民意的桥梁纽带,持续在提案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上发力。通过严把“审查链”、优化“办理链”、畅通“反馈链”,不断提升提案工作的精准性、落实力和满意度,努力使每一件高质量提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


严把“审查链” 提升提案“精准度”


会前预审把好“选题关”。每年县政协全会召开前,组织委员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和民生关切深入调研,编发学习资料、推送优秀案例、征集选题线索,引导委员精准选题、深入思考。通过组织视察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委员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水平。

会中初审把好“规范关”。全会期间专门安排时间讨论提案,由小组召集人组织集体研讨,对内容相近或重复的提案进行合并优化,将涉及全县重大事项的提案以集体提案形式提出,对格式不规范、建议不具体的及时指导修改,确保提案聚焦实际问题、建议切实可行,有效提高提案立案质量。

会后终审把好“质量关”。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对所有提案进行复审,严格执行立案标准,对不符合政策或超出政协职能范围的提案不予立案,对问题反映较为简单、缺乏普遍性或建议不具体的转为社情民意信息。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对已立案提案进行再审,就表述模糊、建议需完善等内容与提案人深入沟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移交县委、县政府办理。


优化“办理链” 增强提案“落实度”


构建“三办联动”机制。建立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联合交办、联合督办、联合通报机制,及时召开高规格提案交办会,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县政协提案法制委与党政“两办”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如,围绕《关于规范校外托管机构建设的提案》,“三办”联动推动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机构70家、关停15家,有效净化了校外托管市场。

实施“领导督办”机制。对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重点提案,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牵头督办1件,通过高位推动破解难题。如,县委书记刘华领衔督办《关于加大收集散落民间文物力度丰富“加油”文化展陈的提案》,推动相关部门征集珍贵文物及藏品38件,丰富了地方文化展陈内容。

推行“专委对口”机制。除重点提案外,其余提案由县政协各专委会对口联系承办单位开展常态化督办,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沟通协调,跟踪办理进度,协助解决困难。县政协提案法制委会同“两办”开展定期督查,对办理不力、进度滞后的单位及时提醒督促。今年以来,开展重点督办14次,有效推动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公立医院精神专科建设等一批提案落地见效。

贯穿“协商民主”机制。将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定期组织提案人、承办单位、督办方开展“三方”见面沟通,通过面对面协商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优化方案,共同寻求最佳解决路径。如,针对委员提出的《关于“加油文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县教育局组织专家评估,经多轮协商制定实施方案,成功在安龙五中、六小等校打造“加油文化”示范学校。

坚持“回头看”机制。建立提案办理“回头看”制度,由县政协领导带队,组织委员对已答复承诺事项开展专项视察调研,梳理问题、分析原因,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县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并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阅,推动提案成果深化运用和作用长效发挥。


畅通“反馈链” 提高提案“满意度”


规范答复内容,突出“实”。要求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以规范格式、详实内容、清晰条理向提案人作出书面答复。办理前需主动沟通、听取意见,答复内容需真实反映办理进展、具体措施、阶段成效和后续计划,争取提案人的理解和认可。

跟踪评价效果,突出“效”。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对承办单位的答复质量与落实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对办理扎实、成效显著、群众受益的提案案例,通过常委会会议、协商座谈会等予以表扬宣传;对敷衍推诿、重答复轻落实的,与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提醒,对整改不力的提出批评并督促纠正。

推进公开透明,接受“督”。主动公开提案内容、承办单位、办理进展及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鼓励提案人客观评价办理情况,对不满意事项实行公开反馈,推动承办单位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