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8期 本期3728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14

以过硬作风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孟荣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4月27日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3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2547人(包括83名地厅级干部、1169名县处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671人。“欲事立,须是心立。”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作风建设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政协作为民主政治的生动体现,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论述的精髓,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将作风建设落实到履职尽责的每一个环节。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号召,再到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果敢抉择,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障。在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更需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承担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只有秉持良好作风,才能广泛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界智慧,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从江县为例,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清醒认识到,与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相比,我们在作风建设上仍有提升空间。比如,在调研协商中,部分调研不够深入,掌握的一手资料不够详实,导致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联系群众方面,与群众的沟通还不够紧密,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了解不够全面及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作风问题,表象在“外”,根源在“内”,本质上是党性修养不够、理想信念动摇的外在体现。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干部,必然在作风上过得硬,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政协工作中,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党员委员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党外委员要把增强政治素养作为终身课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的党性和政治素养引领作风建设。要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牢记政协人的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协商议政中讲真话、建诤言,在民主监督中敢监督、善监督,以实际行动彰显政协人的修养、作风和形象。


三、深刻把握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质朴而深情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政协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来自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鼓励委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群众中展现政协委员的风采。同时,要拓宽群众参与政协工作的渠道,通过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景区协商”,邀请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参加政协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群众走进政协、了解政协、支持政协,使政协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加强作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上。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与政协履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推动政协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就基层政协工作而言,在政治协商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选协商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协商前准备充分、协商中深入交流、协商后跟踪问效,切实提高协商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率。在民主监督方面,要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聚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综合运用视察监督、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协商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推动问题解决。在参政议政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鼓励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做好鼓与呼,真正做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同时,要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政协机关服务水平,为政协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要完善政协委员履职管理机制,加强对委员的培训和考核,激励委员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好贡献政协智慧、展现政协力量。


 (作者系从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