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52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不断丰富发展人民政协文化


□魏  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标志性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人民政协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是对我国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协商民主实践的精神凝练。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把宣传思想工作贯穿政协工作的全过程,筑牢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彰显政协文化力量。


深学细悟,强化政治引领筑根基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是把握思想伟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引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二是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时代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政协在宣传思想工作中重要阵地作用,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凝聚共识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意志、自觉行动和政治认同。

三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抓实党对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理论学习、协商建言、民主监督、队伍建设、履职考评等各项工作串起来,推进政协党建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夯实凝聚共识基础,努力使政协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让党放心、让委员满意、让群众信赖。构建“党建+”履职“一条线”的党组织体系,让党的组织覆盖政协界别,保证宣传任务、决策部署“一竿子杵到底”,落实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奋力前行,广泛凝聚共识谋发展

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形势,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文化力量凝聚共识,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与文化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一是凝心铸魂,把牢政治方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政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凝聚共识和自身建设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政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唱好主旋律,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为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凝心聚力。

二是履职尽责,开创工作新局面。科学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履职作为,努力在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上不负担当。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握特点规律,扩大政协影响,做好宣传文章传递政协好声音,切实增强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广泛凝聚起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制定政协宣传工作制度,拟订“宣传工作要点”,将宣传思想工作明确列入各项履职计划,推动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实起来强起来。同时,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向企业延伸,发挥“社区协商”“院坝协商”“园区协商”作用,及时主动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三是搭台赋能,推进协商议事。以强化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切入点,深入实际、基层、群众,在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中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发表意见、表达诉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依托“委员履职服务中心”“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协商平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推动思想文化建设。继续探索以平台创新赋能履职创新,完善智慧政协App等,构建互通互融、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进一步拓展政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发挥优势,弘扬正能量添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政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一是加强协商文化建设。积极建设协商文化,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和合”“和而不同”等理念,最大限度凝聚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提高协商质效。强化政协委员对协商文化的认同,激发参与协商的积极性,提升化解矛盾参与治理的主动性,让协商工作有温度、接地气,从而达到协商文化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水平”的目的。协同推进、不断创新,积极打造富有政协特色的协商文化品牌,推动“协商花开”,结出“幸福硕果”。

二是发挥政协存史兴文优势。文史工作作为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民政协要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着力发挥文史资料独特功能优势,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新时代文史工作,广泛征集亲历、亲见、亲闻“三亲”史料,严把史料征集、整理、编辑和出版的政治关,发扬大协作优良传统,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使命。要编辑、推出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时代价值的优秀文史资料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翔实记录当地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性作用。同时,重视文史理论研究,加强成果转化运用,形成文史工作“活起来、用起来、火起来”的生动局面。

三是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建设。以搭建委员学习平台、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开设学习专栏等形式,建设“书香政协”,让政协情怀“浓”起来。整合政协文史资料室、政协机关书屋、“智慧政协App”等资源,搭建综合学习平台,并将委员学习培训情况纳入考评。厚积政协文化底蕴,常态化、高质效开展好读书活动,帮助政协委员与政协机关干部增进共识、增长才干,实现思想进步、能力提升。在政协刊物开设专栏,刊登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优秀“读书心得”“学习体会”,推送“三亲”史料、展示文艺作品,交流学习成果。通过“书香政协”建设,充分发挥委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精神文化领域不断提升塑造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展现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作者系龙里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