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晚寨琵琶歌队进京演出背后的故事
□黄万鑫
1958年到1959年,黔东南州榕江县晚寨侗族琵琶歌队两次进京演出,让藏诸深山,被誉为宫廷音乐的晚寨侗族琵琶歌得以走到山外,惊艳亮相新首都北京,让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中国音乐界为之动容。
近日,笔者走进榕江县寨蒿镇晚寨村、票寨村,黎平县九潮镇顺寨村及古州镇场坝社区等地,对依然健在的歌手进行采访,从她们鲜活的记忆中为我们还原当年进京演出鲜为人知的往事。
层层筛选——晚寨侗族琵琶歌队脱颖而出
1957年年末,一纸红头文件穿越中南海红墙,将党中央要举行1958年“五一”观礼活动和1959年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活动的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县一级。
为了更好地宣传榕江,宣传晚寨,宣传侗族文化,当时的榕江县寨蒿区委决定从太平公社晚寨大队挑选一支由8人组成的歌队代表区里参加全县选拔赛。时任晚寨大队支部书记、侗歌歌师吴良珠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琵琶歌弹唱功底扎实、形象较好的吴冬莲、吴言芝、吴桂兰、吴胜香、吴雪凡、吴伦香、吴武香、吴金桃等八个晚寨土生土长的侗族姑娘编成歌队。
1958年春节临近,榕江县寨蒿区太平公社晚寨大队的8位歌手在吴良珠的带领下,从晚寨出发,步行100余华里前往榕江县城古州,参加为期3个月的集训。
领队吴良珠是个退伍军人,也是晚寨走出大山的第一人。他是土生土长的侗族歌师,也见过世面,对晚寨侗族琵琶歌情有独钟,不仅能够自如地弹唱,还能根据晚寨侗族琵琶歌传统曲调编写新歌词。训练是刻苦的,据吴金桃老人回忆,晚寨侗族琵琶歌日常的弹唱是很自如的单人弹唱,但是要将8个人拉到舞台上去,就必须要8个人的弹、唱包括抑扬顿挫都步调一致。为了能够相互统一、协调,吴良珠让大家一小节、一小节地练,直到完全整齐协调才算完成。尽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琵琶歌的弹唱再熟悉不过,但如此长久的高强度训练还是第一次,几天下来,大家的手都肿得快拿不起筷子了。
历经三个月的集训,晚寨侗族琵琶歌队以全县第一、全州第一的成绩入围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代表队,被选送赴北京参加演出。
在去北京之前,她们在贵阳与来自全省其他地区的文艺代表队一起参加了16场演出,所到之处倍受欢迎,每场演出收获的是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省城观众被晚寨侗族琵琶歌彻底征服。
初次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1958年4月中旬,在贵阳待了近二十天后,作为贵州省“五一”观礼团成员的榕江晚寨侗族歌队随团乘坐火车前往北京。
贵州少数民族代表团,尤其是身着盛装的晚寨侗族姑娘们抵达北京的消息汇报给毛主席后,他十分高兴,立即指示身边工作人员说,孩子们是第一次到北京,她们身上穿的衣服少了,要发给她们每人一件军用棉衣,以免受寒。因为听说姑娘们身上佩戴了不少银饰,毛主席交代说,演出间隙,孩子们上街参观、游览,要安排警卫人员陪同,以保证她们的安全。工作人员将毛主席的指示传达给了贵州代表团团长,代表团团长又将毛主席的指示传给了晚寨侗族琵琶歌队领队吴良珠,吴良珠又将这一天大的喜讯告知了全体歌手,能够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关心,歌手们倍受鼓舞。
1958年“五一”前后,晚寨侗族琵琶歌队分别在中南海等地参与了三场演出,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包括晚寨侗族琵琶歌队在内的来自全国的演出团队,并与大家合影留念。站在演出团队前排的歌手吴冬莲与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握过手,一时成为贵州团的美谈。
受当时条件所限,领导们接见晚寨侗族琵琶歌队的消息只是通过领队吴良珠传递到了晚寨村民和当时的区县干部之中。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不禁有人提出疑问,晚寨侗族琵琶歌队真的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接见了吗?
2017年,时任晚寨村村委会主任吴杰参加村干培训班走进惠水县好花红村时,在当地一家博物馆看到了1958年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五一”观礼团的合影照片。在照片上,他找到了晚寨侗族琵琶歌队队员的身影,于是他用手机将这张珍贵的照片翻拍了下来。
这张照片是最好的凭证,毛主席接见晚寨侗族琵琶歌队的消息因这张照片的发现而得到了印证。在已逝歌手吴冬莲女儿吴银兰家中,我们找到了吴冬莲当年在北京天安门前的一张留影。在票寨村歌手吴伦香家我们还发现了当年晚寨歌队在贵阳河滨公园的合影。
二进京城——意料之外的曲折
在北京参加完观礼和文艺会演回到家后,正值栽秧时节,姑娘们放下手中的琵琶马上投入到农忙之中。一个星期之后,大家接到通知,晚寨琵琶歌队将代表贵州侗族同胞参加国庆期间演出。然而,第一次进京的艰辛让部分家长很为孩子的出行担心。最终,吴伦香、吴武香、吴金桃因家长不支持而最终放弃了第二次的北京之行。身为领队的吴良珠无奈之下只得从邻寨挑选了一位名叫杨树叶的姑娘随行。这一次区里出钱请船将歌队从寨蒿一路送到了县城古州,给他们免去了一些行旅之苦。因为歌队人手不够,到了当时的州府所在地镇远后,又从州歌舞团临时抽调了2名不懂侗话、不会唱侗歌的演员参与歌队。经过加班加点的艰苦集训,最终歌队成行开赴北京。
队员们先乘坐班车到贵定,再从贵定转乘火车前往贵阳,再坐火车去北京。从家到北京,一路辗转、一路颠簸,竟花去了近4个月的时间。再度走进北京,姑娘们兴奋异常,这次她们同样被安排在中南海进行演出,周恩来总理接见了来自贵州榕江的姑娘们。
据《榕江县志》记载,1959年9月,寨蒿公社晚寨大队2名侗族女歌手赴北京参加建国10周年文艺会演,受到周总理接见。
歌手返乡——开花结果育后人
晚寨歌手进京演出不仅轰动了侗乡四十八寨,还被远近的苗村侗寨传为美谈。返回家乡后的姑娘们不仅被誉为侗乡的金枝玉叶,更是成为了远近侗家汉子的追求目标。
吴冬莲因形象好、身材高挑,曾被选为榕江的旅游形象代言人,个人照片被印上了外宣画册。她也曾被县里安排到县文化馆工作,但为了爱情,她辞掉工作回乡嫁给了晚寨侗族年轻歌师吴家兴。后来,吴家兴成为侗乡著名歌师,四处传歌,被授予国家级非遗(侗族琵琶歌)传承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们的子女也依旧热爱唱歌,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歌师。她的小女儿吴邦燕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吴胜香远嫁乐里镇高坪侗寨,她的子女们都是能说会唱的歌手,她的孙女吴家琼现为榕江县艺术团演员。
吴雪凡远嫁崇义乡高孖侗寨,丈夫去世后,她随儿子移居县城古州,全家靠制作米粉拥有了百万家资。
吴桂兰远嫁黎平县尚重镇育洞村。吴言芝嫁到寨蒿镇三洲村。吴伦香、吴武香嫁到寨蒿镇票寨村。她们一生都与琵琶歌相伴。
吴金桃远嫁黎平县九潮镇顺寨村,几个女儿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师,儿子考上大学成为了公职人员。
歌声悠悠的晚寨侗乡走出了一代代歌师,然而带给晚寨人最大荣光的还得是上世纪建国初期远赴北京参加“五一”观礼和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的歌师歌手们。吴良珠、吴冬莲、吴言芝、吴桂兰、吴胜香、吴雪凡、吴伦香、吴武香、吴金桃等9人将被榕江历史铭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借此文,追忆当年给我们带来荣光的歌师歌手们,也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1958年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全国各省“五一”观礼团合影。
晚寨侗族琵琶歌队歌手吴冬莲当年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