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黔印象:贵州之“贵”
□曾玉平
六月中旬,我与几位老友到贵州旅游了一周,参观了贵阳市区,游览了黄果树瀑布群、青岩古镇、茅台镇、乌江寨等风景名胜,所到之处,既养眼又养心。在此过程中我一直思考,贵州为何称“贵”?何时称“贵”?我请教了导游,也向当地人打听,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此,我专门买了一套《贵州历史笔记》,其中记载,贵州之名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便是贵州之名的最早记载。然而,贵州为什么称“贵”?我又查了辞海对“贵”字的解释,大概的意思是:做事成本高,价格贵;数量少,物以稀为贵;人事重要,显贵。
还真凑巧,这几条释意,对照我的贵州之旅,贵州都配得上。
“贵”在成本
古时的贵州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导致做事成本很高,物资价格很贵。
贵州的最大特点就是山多,全省八成以上都是山,且多为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险峻,交通不易,物资运输困难,因此物价特别昂贵,人民自古贫苦。“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是古时贵州最真实的写照。
古时的贵州还是流放之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述这里是“人多不习教化”的“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其条件之艰险,李白当年若真的流放到了这里,一定会写出比《蜀道难》更难的《黔道难》来。
当年诸葛亮在襄阳时,曾建议刘备“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强调刘备若想在西南地区建立政权,必须加强对贵州、云南等地的经营。蜀军后来能六出祁山与曹魏争天下,与诸葛亮重视对贵州等地的经营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人秉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发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上下求索,战天斗地,硬是将贵州无数道天堑变成了通途。今天的贵州,已是全世界桥梁最多、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全世界的高桥前100名有近一半在贵州;2015年全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两年后又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空中交通早成常态,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也正在加快形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而今的贵州,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游人如织,货畅其流,吞吐世界。
“贵”在稀有
物以稀为贵。到了贵州你会发现,这里有些东西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也是少有的。比如,贵州的自然风光非常独特。贵州是全球喀斯特地形发育演化过程最完整、保存相关遗迹最丰富、地貌景观最典型、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喀斯特地形造就了贵州唯我独有的绝世美景。在贵州,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瀑布、烟波浩渺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
雄奇壮阔、气势如虹的黄果树瀑布群,除开主瀑布亚洲第一、瀑布群世界最大的名头,单就《西游记》摄制组在全国亿万河山中千挑万选将这里作为取景地,便足以说明一切。
充满神秘的梵净山,不仅地形地貌奇特惊险,更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佛教圣山。这里的佛教文化渊薮极深,被明万历所立《敕赐碑》誉为是“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享有“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美誉。
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十分独特的。贵州是全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号称“民族文化博物馆”。全国五十六个民族,贵州有四十九个。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多彩贵州”最古老的底色。到了贵州,必看苗寨、侗寨,就如外国人来中国必看长城、西安一样,只有看懂了苗寨、侗寨,看懂了少数民族的村落,才能看懂贵州的历史,才能明白和谐“多彩贵州”多么来之不易。
贵州白酒饮誉四海。在遵义,一条赤水河,孕育出几千家酿酒厂,且家家活色生香。尤其是茅台镇,目之所及,漫山遍野不是酒企便是烧坊,空气中四处弥漫酒糟的味道,令人熏熏然。自贵州茅台酒于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后,一直独占酱香型白酒鰲头,经久不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在茅台的影响下,如今,白酒已是茅台镇的第一大产业,茅台镇也成了无数游客来到贵州必来的打卡地之一。
“贵”在人事
人事重要,特别显贵。这里只举三件事。
一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二是建在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中国天眼”。这是全球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主反射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为什么建在贵州?因为这里气候条件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质结构稳固,少有地震;空气洁净,对精密仪器好;还有,这里是一个自然天坑,好像苍天专门为“中国天眼”准备的。据导游说,这个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单口径最大、观察距离最远、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10倍。自2016年启用至今,已发现脉冲星800多颗,为人类探测宇宙奥秘作出了重大贡献,极有可能在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三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因言获罪被贬贵州,在“龙场悟道”后创立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阳明思想流传千古,不仅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无数国人从中受益,在国际上也有广泛影响。哈佛大学的杜维民教授甚至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大英百科全书》对王阳明有专门介绍;有着“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也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他的经营哲学中无不渗透着“致良知”的思想。王阳明堪称中国史上成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大家,是真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践行者,阳明心学现在不仅是贵州精神的基石,对世界也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贵”在拼搏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古时的贵州人,因山高闭塞而“夜郎自大”;今日之贵州人,以高山为梯,登高望远。纵观贵州历史变迁,贵州之“贵”,都是贵州人想出来、争取来、拼出来的。贵州之“贵”,归根究底,贵在人的思想、贵在人的精神、贵在人的冲天干劲。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州,不仅多彩,而且真“贵”。
贵州称“贵”,当之无愧。
多彩贵州,越来越“贵”!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政协原副主席)
鸭池河大桥
肇兴侗寨
“中国天眼”
龙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