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政协:提升队伍素质 激发干事热情
□马作成
近年来,册亨县政协在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破题“两个薄弱”问题,让干部“能上能下”,有效激发了政协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热情,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有效助推政协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部门联动:破题“两个薄弱”
州委、县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县政协党组立即专题研究机关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工作力量等方面工作,梳理存在问题、研究对策办法,及时向县委汇报。县委书记张茂到县政协机关调研指导工作并听取专题汇报,针对基础工作、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立说立行,组织县政协办、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等部门协商,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编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在县政协委员服务中心增设协商议政股、信息服务股、文史资料股,增加事业单位编制1名。从县直机关新提拔或转任的县政协副主席和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其编制留在原单位。成立13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由乡(镇、街道)统战委员兼任负责人,解决政协工作在基层“有人办事”问题。
人才交流:激活“一池春水”
始终坚持政治标准,加大政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与交流力度,让政协机关由“终点站”转变为“中转站”,注重在保持队伍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加大政协机关与党政机关的干部交流力度,让政协能力出众的人才出得去,有志于政协事业的人才进得来,不断激发政协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近年来,3名干部从县政协班子交流或进一步使用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班子,5名干部从党政机关交流到县政协专委会,选派2名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把机关年轻干部纳入县委干部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定向培养,从县政协机关提拔、交流到党政机关干部7名,促进政协机关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动态调整:实现“能上能下”
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切实用好干部“能上能下”指挥棒,让干部流动起来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坚决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培养有品德、有才干、有担当、有实绩和群众认可的政协干部,县政协机关3名一般干部提拔或交流到基层一线任副乡(镇)长,充实了乡(镇)班子工作力量。2019年以来,县政协机关干部获晋升二级巡视员1名、一级调研员1名、二级调研员1名、三级调研员3名、四级调研员1名、一级主任科员3名。同时,把干部考核工作抓细抓实抓在日常,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做实干部监督工作。针对年龄偏大、健康问题等原因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做通思想工作,及时向组织建议调整,2021年以来,调整1名科级干部职务,批准4名科级干部退休,真正实现“能上能下”。
服务中心:奋战“基层一线”
县政协班子成员奋战一线。县政协主席领衔新型工业化专班班长,重点指导工业投资,贯彻落实“贵人服务”,定期走访,加大对县内工业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力度,协调解决好企业建设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政协班子成员联系8个乡(镇、街道)、包保32个村(社区)、24个企业,助力县委、县政府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纾企解困等中心工作,同时1名副主席深入抗疫一线,驻点疫情防控隔离点,督导指挥调度转运隔离、流调溯源等工作。县政协机关干部参战一线。选派1名干部下沉乡(镇)任督导组组长、2名党员驻村(社区)任第一书记,所有机关干部全部包保到村(社区)、联系到户,对群众开展多轮遍访,为迎接国家、省、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挥了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