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写在“2022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潘建
云贵川,山水相连、人文相通。
由民革中央和云贵川三省政协主办的“2022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 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毕节市金沙县召开,这是继2016年“赤水会议”之后的第六次会议。
因“河”而来,此次协作推进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四川、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区域共建共治共享为基础,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努力将赤水河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的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涉及云南昭通,贵州毕节、遵义,四川泸州三省4市16县(市、区),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可以自由流淌的一级支流,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缘于此,保护好赤水河一江清水、两岸青山,实现流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云贵川三省共同肩负的职责使命。
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视察调研,多次对长江流域保护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展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再次叮嘱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为新征程上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指明了目标路径,为新起点上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这对三省共护的赤水河而言亦如此。
作为长江上游的赤水河,如何做到“绿水青山泽两岸、一江清水送下游”。
2016年,由民革中央、贵州省政协主办,流域4市承办,16县(市、区)参加的首届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论坛在遵义赤水市召开,并形成了《赤水共识》,一致决定积极推动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共同推进流域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提升赤水河流域传统产业,切实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不断深化流域开发保护协作机制,协同推动流域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建设等。
2017年,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4市联动到三省协作,这缘于2017年在仁怀市召开的“中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协作推进会”,会上签订了《云贵川三省政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协作协议书》,将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工作由4市联动上升到了省际协作。从2016起,连续6年先后通过的《赤水共识》《仁怀宣言》《毕节共识》《泸州共识》《昭通共识》《遵义共识》,营造出保护赤水河、促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云贵川三省始终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助力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切实筑牢水环境安全屏障……而今,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各项监测指标持续向好,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和赤水河水质逐年提升,适宜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存繁衍的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这是有力助推流域生态治理的并肩合作
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治理,较早聚焦于此的是民革贵州省委。2015年,民革贵州省委经多次实地调研后,主动向民革中央汇报相关情况,民革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并于当年11月率国家有关部委到遵义市和四川省泸州市开展专题调研。多位省领导先后在民革贵州省委呈报的《关于加快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情况专报上作出批示,要求省、市有关部门抓好研究落实。
在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中,三省4市通力合作,以生态红线划定、水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等多种方式,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实施流域生态修复行动中,各地狠下决心,清理拆除了一批小水电站,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深入开展流域“两污”治理行动,实施“四乱”专项整治,改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健全污染综合治理体系……
一年一会(论坛)、一会一共识(宣言)的频率和效率,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新理念、新观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当地干部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的共同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这是完善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的持续接力
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必须破除区域限制、跨越行政藩篱。
在2017年9月仁怀市召开的中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协作推进会上,云贵川三省政协达成了共识——
三省突破行政壁垒,共同编制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保护、主导产业发展等规划,建立全流域、跨区域的协作联动机制……
按照“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赤水河流域三省4市通力合作,三省人大常委会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三省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决定+条例”的方式,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三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同时,还建立了赤水河流域市县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开展联合视察,围绕流域防污治污、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等资政建言、献计出力。2019年8月,4市政协组成联合视察组,对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协作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2021年7月,4市政协组成联合视察组,对赤水河流域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营情况开展联合视察……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住黔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设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议》联名提案,为争取设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进行呼吁。
而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云贵川三省政协主席等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编制<赤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提案》。提案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协同,云贵川三省政府配合,共同编制《赤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在重大政策试点示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落地布局等方面对赤水河流域进行倾斜支持。
……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赤水河岸在变绿、水在变清、景在变美,一幅鱼翔浅底、飞鸟云集的图锦正在慢慢呈现。
即将召开的“2022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以“生态优先·协作共赢”为主题,届时出席的领导嘉宾将聚焦产业发展、区域协作等积极建言献策,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贵州省政协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的召开,会前召开了筹备工作协调会,为确保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提出了要求。今年4月,省政协副主席罗宁率队赴金沙县,检查督促并指导此次协作推进会筹备工作情况。作为东道主的毕节市,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毕节市委常委会将承办此次会议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以市政协主席杨宏远任组长的筹备工作执行小组,自3月份起,组织多次专题协商、调研,确定会议主题、形式、成果体现等,同时积极与昭通、遵义、泸州三市政协协商,制定了《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筹备工作建议方案》……
时下,贵州正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奋力开启新的“黄金十年”。“2022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的召开,将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增添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