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76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队伍下沉一线 治理提质增效

  

——碧江区政协“三个引领”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显成效

  

□甘舒梅


  今年以来,碧江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安排部署,对标“一线思维”“一线标准”,通过组织引领、制度引领、工作引领,推动政协队伍下沉基层,以点带面,整体联动,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把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形成了政府治理、政协参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

  

组织引领 凝聚社会治理向心力

  区政协把组织引领贯穿于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健全组织体系,用好用活政协组织和政协队伍,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使政协队伍为民情怀不断增强、为民办事效能日益凸显。

  健全党组织体系,引导党员委员深入基层参与社会事务。在三届区政协中设立1个临时党总支和7个临时党支部,将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编入各党支部,明确“五带一办”(带头讲政治、讲学习、讲责任、讲团结、讲纪律,每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件以上)履职要点和研究讨论社情民意反馈协商议题,使委员履职活动和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相结合,不断增强委员履职能力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引导党员委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党员委员参与基层卡点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和志愿服务活动60余人次,带动其他委员参与慰问捐赠108人次,已捐款60余万元。

  明确乡镇政协联络委设置,选派政协委员驻点乡镇解民忧纾民困。在全区15个乡(镇、街道)统一设置政协联络委员会,联络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并推选为区政协委员,为政协委员在基层履职、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基层“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和重点工作推动提供了新阵地、新渠道。如,和平乡政协联络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与教育部门、乡村干部以及相关企业,就在龙鱼村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训)”开展协商,有效推动了全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村级产业发展。同时,积极联系委员企业,有效解决村级蔬菜基地农产品的滞销问题,目前每日包销产量达3000斤以上。

  强化支部共建联建,推动政协干部进村入户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政协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建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协机关干部同基层群众的联系,在助力联建村党支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等方面贡献了政协力量。截至目前,开展支部联建活动3次、专题协商调研8次、慰问活动5次,捐赠帮扶资金11.2万元,促成委员企业、商会与联建村结对帮扶,助力漾头镇茶园山村产业项目建设2个,机关党员干部聚焦联建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实事27件。

  

制度引领 拓展协商民主共识度

  区政协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碧江区政协委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的通知》,使政协委员走出政协、沉到基层、融入群众,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有机统一,串起委员的责任链、履职链、力量链,凝聚社会治理的最大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委员报到后,通过向社区干部了解、走访群众、开展座谈会等方式,针对民众反映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以及确需协调上级或者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收集梳理并撰写社情民意报告,经讨论研究形成有效意见和建议后,以区政协名义向区委、区政府建言,推动问题解决。《关于完善地理社区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的情况报告》《高新区园区用水配套设施建设需完善》等社情民意,以“直通车”形式直达区委、区政府,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发挥凝聚共识“助推器”作用,激发社会治理动能。政协委员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相关事务,力所能及帮助社区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基层问题解决,政协工作影响力在基层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主动通过政协优势、政协渠道、政协工作推动社区治理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政协队伍和社区干部互通配合的合力效应,凝聚了社会治理共识,激发了社会各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动能。如,河西街道花果山社区组织开展“区政协委员到花果山社区召开市域社会化治理工作座谈会”,主动邀请住社区政协委员集中听取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了解社区民情。

  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助力社区全面发展。要求政协委员严格按照进社区四大内容(即察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调查研究,集中民智,建言献策;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排解民忧)开展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有效发挥委员工作优势、资源优势、知识技能优势,为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建立长效机制,主动思考,积极献言献策。如,住板桥社区政协委员报到后,积极参与社区相关工作培训会、“大党委”联席会议,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投身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资助社区困难留守儿童5名。

  

工作引领 增强建言资政参与率

  区政协通过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让各种主体有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使其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形成社会治理整体合力,形成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搭建多维度协商平台载体。围绕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以各类会议为协商平台,通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撰写提案等方式开展科学论证、集中建言。在电视台开设“政协委员话发展”栏目,委员就民生领域各项工作资政建言。建立区委书记、区长与政协委员座谈制度,主要领导点题调研,明确课题,协商议政平台作用发挥明显。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议政。围绕深化优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大招商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小学幼儿园秋季招生“摇号”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较多高质量调研报告。此外,今年全区还围绕“0-3岁公立托幼教育发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等35项课题与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

  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先后对16个政府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及“回头看”,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和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工作制度》,委派民主监督员对全区40多个区直单位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法律法规、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执行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发现问题50余个,民主监督实现由“委员监督”向“组织监督”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