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68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13

天柱县政协:“四个三”模式推动协商议政走深走实


□杨绍磊


  近年来,天柱县政协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探索建立“四个三”模式,在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和协商保障方面探索创新,推动协商议政各项工作更加契合中心任务、更加符合决策需要、更加体现群众心声,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聚焦“三个事情” 不断丰富协商内容

  将服务全县中心工作作为履职第一要务,把落实县委交办的任务作为履职重点内容,做到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把助力民生福祉作为履职重要指向,立足切口小、立意深的课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共天柱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建议》等方面工作进行协商。去年,县委就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县政协迅速跟进,紧紧围绕“四新”“四化”主战略,就农业发展目标、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城镇基础设施等,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形成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较好地发挥了围绕中心、协商建言的作用。

  

突出“三个抓手” 不断完善协商形式

  紧紧抓住年度协商计划这个总抓手,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通过党政领导点题、向委员征题、与部门商题等形式,每年精选出党政重视、群众期盼、政协能为的20多项议题,认真制定协商计划,精心组织协商活动。坚持全体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的协商议政格局。全体会议围绕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全县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大会书面发言、小组讨论、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积极资政建言;常委会议精选农业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协商,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建言。

  

围绕“三个环节” 不断规范协商程序

  重点抓住调查研究先行、民主监督问效、协商成果转化三个环节,对每个环节明确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确保协商有序推进。调查研究着重在“准、深、精”上下功夫,即:选题要准、调研要深、成果出精品,采取“委员+专家+部门同志”“实地调研+座谈研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为提高协商质量打好基础。去年以来,完成《天柱县重晶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等数据翔实、建议具体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许多建议被相关部门认真吸纳;将协商与监督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一系列协商式监督活动,就“白市水电站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教育和医疗改革”等工作,组织委员开展视察活动26次,一方面发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检验协商议政的实际效果;着力强化政协信息的舆情汇聚功能,聚焦民生改善反映社情民意,创办《天柱政协社情民意专报》,通过多种途径报送社情民意专报信息120余条;把对协商成果情况的跟踪督查,作为协商活动的“最后关键一环”,建立完善协商成果办理督查机制,重要协商意见纳入县委、县政府督办范围,较好地促进了协商成果的落实和作用发挥。

  

探索“三个机制” 不断强化协商保障

  着眼于人民政协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努力把握政协协商特点,不断探索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营造民主氛围、提高建言质量三者并举的保障机制,认真做好委员学习培训、联系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政协班子成员联系委员制度、委员履职规则、委员履职考核办法等制度,充分调动委员履职建言的积极性。邀请委员列席政协常委会议、参加县政协组织的视察调研考察培训,积极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把质量意识贯穿协商工作始终,推动协商工作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开展协商工作,坚持少而精,盯住一个题目,认真把问题吃透,真正拿出高水平的建议。为做好教育体制改革调研,县政协组织多个调研组深入调研,多次外出考察,提出7个方面的意见建议,被县委吸纳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