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69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7-14

以党建“两个全覆盖”破解“两个薄弱”问题

  

——安顺市政协探索以“五心五凝”抓党建促履职

  

□向春雨


  “两个薄弱”是制约市县政协提升工作质量的瓶颈,也是影响其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短板。2019年以来,安顺市政协深入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探索党支部设置形式,创新在专委会建立凝心党支部,着力以党建“两个全覆盖”,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形成“党建+履职”工作新局面,为政协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推动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

  建立凝心党支部。将315名委员“全员入委”,在此基础上依托专委会设立6个凝心党支部,保持专委会特色和党员委员人数适度平衡,126名党员委员全部纳入凝心党支部,并分别联系1-2名党外委员,通过设立党支部,把政协系统中党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破解专委会中党的组织设置不健全、党的工作覆盖有盲区难题。

  明确凝心党支部性质定位。专委会凝心党支部是本届市政协任期内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功能型”党组织,由市政协党组批准设立,受市政协党组领导,对市政协党组负责并报告工作,确保始终在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明确凝心党支部功能定位。突出政治功能,增强党组织在政协工作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对党员委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全体委员强化作风建设,树立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良好形象;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体委员切实履行职责,促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创新党建管理新模式

  创新管理方式。市政协党组委托市政协机关党委对凝心党支部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凝心党支部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原则,对党员委员进行管理,不发展党员、不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会代表、不设任期、不进行换届,其作用发挥与每届市政协任期同步。

  合理设置职数。立足政协性质定位,凝心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组织纪律委员、宣传统战委员各1名,党支部书记由专门委员会主任担任,2名支委委员从专委会兼职副主任中的党员委员中产生,成员由专委会联系的本届市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和市政协机关部分党员组成。

  明确职能职责。出台《关于加强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凝心党支部工作的意见》,明确主要工作任务为“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能力、作风、纪律建设”;突出履职导向,提出工作要求,把党建工作作为“前置性”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避免党建与履职“油水分离”“两张皮”,全面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

  

打造特色党建新品牌

  突出政协特色。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打造“五心五凝”党建品牌,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维护核心凝聚政治共识。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心党支部党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发挥党员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垂范,带头领学,引导全体委员在理论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淬炼丹心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党员委员学习培训,注重在专委会视察考察、专题调研、协商议政等履职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以“书香政协”为载体,把凝聚思想共识,作为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重要使命任务,增强“学”的引力,由专委会凝心党支部轮流组织开展“书香政协”主题活动,不断增进“四个认同”,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围绕中心凝聚发展共识。发挥政协优势,紧扣“市委想什么政协就协商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推动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就呼吁什么”的导向,发挥专门委员会凝心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立足专委会职能职责,精选课题开展“穿透式”调研,持续在提升协商“言值”上下功夫,助推安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铆定圆心凝聚团结共识。出台《安顺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工作暂行办法》,由市政协党组成员牵头,各专委会凝心党支部具体负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联动履职,着力强化制度保障、搭建渠道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凝心聚力推动大团结大联合。

  贴近民心凝聚奋进共识。贯彻落实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走访委员、服务市场主体”工作部署,专委会凝心党支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为民办实事,为企解难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切实把群众和企业的所盼、所急、所难反映给党委和政府,助推问题解决。发挥基层党员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最大限度汇聚共同奋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