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080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1-23

第四期:数字经济抢新机

 

核心提示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个发布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省份,贵州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资源和先行优势。近年来,贵州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服务社会民生的新途径、促进创业创新的新手段,数字产业化不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场>>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我是主持人徐兴海。欢迎收看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政协报联合推出的省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个发布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省份,贵州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资源和先行优势。近年来,贵州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服务社会民生的新途径、促进创业创新的新手段,数字产业化不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省政协委员、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贵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耿贵刚,一起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大历史使命展开探讨,欢迎两位嘉宾!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 

 

数字经济“燃”动能

  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32%,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数字经济人才规模超过36万人……这是关于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组最新数据。

  作为全国最先“试水”大数据产业“蓝海”的省份,贵州这些年坚持扛起“敢抢”担当、提高“会抢”本领、汇聚“共抢”力量,乘“云”而上抢占发展先机,持续深入挖掘大数据“钻石矿”、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通过种“数”耕“云”,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数字产业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导力量。过去一年,全省签约大数据产业项目168个、合同投资额727.6亿元。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贵州不断延展大数据的“触角”,大数据赋能“四化”融合成效显著。一年来,全省“万企融合”大行动已形成标杆项目102个、示范项目1064个,带动2522户实体经济企业开展融合,累计推动2.3万多户企业上“云”用“云”。

  如今,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信息网络为基础,持续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在为贵州数字经济乘势而起“燃”起新动能。

 

对话>>

  主持人: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明确要求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贵州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被誉为“中国数谷”,一年来在“抢新机”方面是怎么做的?分别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景亚萍:这些年,贵州大数据产业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亲切关怀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去年以来,贵州努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首先就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明确提出“抢新机”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部署落实,出台印发《关于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抢新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抓手举措等。

  具体而言,贵州要着力打造“一区三高地”。“一区”是建立全国大数据信息产业聚集区,“三高地”是打造全国数据融合创新示范高地、数据算力服务高地、数据智力高地。主要目标就是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全省数据经济增加值要实现倍增,让大数据产业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增长极。去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60%左右,增速有望排名全国第一,特别是全省云服务产业快速增长。随着华为云总部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贵州的大数据企业也不断壮大、兴盛。一年来,通过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可以说是“风起云涌”,贵州正在从大数据的“实验田”迈入“示范田”。

  耿贵刚:贵阳被称为“中国数谷”,贵安新区是南方数据中心核心区、全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贵州的很多大数据项目都落户在贵安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要求后,贵阳贵安坚持以此作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方针,全力抢抓大数据经济时代新机遇,奋力推进数据经济化、经济数据化,不断优化数据基础设施、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去年,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以上。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贵阳贵安着力打造数据中心、智能制造、数据应用三大千亿级产业,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370亿元;在产业数据化方面,全年累计培育示范项目318个,带动1113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全力推动“东数西算”,数字新基建加快突破,全年新建5G基站6231个,累计建成5G基站14823个。目前,贵阳贵安已经实现主城区和各县(市)、乡(镇)5G网络全覆盖。

 

短片>>

 

“中国数谷”造高地

  牛年岁末,贵阳贵安数字经济捷报频传:先是省政府批复同意贵安新区管委会、贵阳市政府在贵安新区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全力打造贵州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后有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贵州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规划设立贵安数据中心集群……

  位于西部地区的贵阳,曾被视为偏安一隅的西南山城。2015年以来,这个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乘着大数据东风奋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中国数谷”加速崛起,完成大数据产业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以“数字活市”助力“强省会”行动,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贡献了贵阳智慧与力量。

  如今,连续7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数博会”,已逐渐成长为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业界颇具权威的国际性平台。去年,贵阳贵安全力开展数字创新实践,数字新探索加快实现,获批与大数据相关的国家级试点示范40多项,是承载全国大数据领域试验、试点、示范最多的城市;贵阳贵安在建及投入运行的数据中心已有17个,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对话>>

  主持人:数据有价,数字值钱。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深度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也成了全球热点。在深挖和利用数据价值方面,贵州、贵阳贵安近年来是怎么做的?

  景亚萍: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深度挖掘、有序利用数据价值,致力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因为数据供给首先要有数据,所以持续推动数据“聚通用”。而利用数据又要有场景,所以第二步就是推动数据开发利用。贵州依托全国大市场,以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省份实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在优先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搭建一个优质数据服务平台,形成多元数据应用场景,再通过场景实现数据产品、公共资源开发。目前,全省在文化旅游、劳务用工等方面已开发应用场景69个。

  有了产品就要交易,所以第三步是推动数据流通交易。贵州是全国最早探索开展数据流通交易的省份,国内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有流通交易服务中心,我们还成立数据交易运营公司、搭建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形成了大数据流通交易的“1+1+N”架构。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从去年10月11日正式运行以来,已经入驻数据商106家、数据产品120个。

  第四步,为了让广大群众、企业对数据有感知,就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便民、利民应用,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红利,使大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享有数据服务。最典型的是“健康码”,具体体现了大数据的数据流通作用。目前,贵州“健康码”注册用户已经达5556万人次。这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为何能赢得群众好评?关键在于他们感受到了大数据的温度。所以说,发展大数据不仅要产生价值,还要让它有温度。

  耿贵刚:为了更好地挖掘、利用大数据潜藏的巨大价值,贵阳贵安高度重视大数据共享开放的数据安全。早在2018年8月,贵阳市就出台全国第一部大数据安全管理的地方法规——《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对大数据安全监管职责进行细化,明确了防范数据泄露、窃取、非法使用等风险的安全保障措施。去年10月,贵阳市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与奇安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建全国首个“数据安全开放及安全流通创新中心”,打造城市级大数据网络安全运营保障中心、大数据及网络安全运营工程师(西南)培训认证基地,从创新、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展示范性合作。

  同时,贵阳市把大数据人才发展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文件,提出4个方面19条培养储备、引进集聚大数据人才的具体措施;贵阳贵安还实施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以产业带动人才大汇聚。目前,已培育本土大数据人才3万多人。

  主持人:去年底,全省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大会召开,对今年重点工作作了安排;贵阳市也召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新闻发布会,部署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下一步,省大数据局、贵阳贵安将如何推动数字经济稳健发展?

  景亚萍:当前,贵州已经进入大数据发展2.0时代。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五个聚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不断做大做强全省数字经济。

  一是聚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实施数字产业大突破攻坚行动,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二是聚力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攻坚行动,打造融合创新示范新高地。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让大数据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全省每个市(州)、县(区)都要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如果说让数字产业化汇聚到贵安新区,那么产业数字化就要落地到每个市(州)、县(区)和每个行业。下一步,我们将在这方面开展融合评估考核。三是聚力深化数据价值探索,实施数据要素大开发攻坚行动,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新活力。数据交易是数字产业的“蓝海”,无疑也是贵州大数据的未来。四是聚力创新数字治理模式,实施政府治理数字化攻坚行动,打造数字治理示范新高地。在已有的“一云一网”平台基础上,要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贵人卡”“贵人码”,用大数据提升“贵人”服务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美誉度。五是聚力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数字设施大提升攻坚行动,建好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力争年内有500家企业落户,吸引人才1.8万人,建成数字产业和人才聚集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区。

  耿贵刚:作为全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战场,贵阳贵安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细从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是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两类产业,加快形成数据中心、智能制造、数据应用三大千亿级产业,这也是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之一。未来将实施“软件再出发”行动,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到2022年收入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收入突破1000亿元。二是高效推进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力度,抓好大数据人才的“引、留、育、用”4个环节,实现新增大数据人才10-15万人。三是深入开展大数据互联行动,全力扶持壮大市场主体。

 

结语>>

  主持人:过去10年,贵州GDP增长223.5%、全国排名前进6位,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被誉为“最励志的省”。这份优秀成绩单的取得,离不开全省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的重大决策和务实行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今,大数据正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坐标系。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贵州将脚踏实地种“数”耕“云”,从试验走向示范,成为中国大数据发展的策源地、集聚区、筑梦场,向世界发出贵州大数据的最强音。

  感谢两位嘉宾来到演播间,感谢大家收看这期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4467-A4-1.jpg

省政协委员、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

 

 4467-A4-2.jpg

贵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耿贵刚

 

 4467-A4-3.jpg

2022年省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谋略贵州·再启新程》第四期录制现场。

(文图/本报记者 田锦凡 实习生 温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