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章:“中国武警忠诚卫士”
李学章(1977-1998),男,汉族,云南省鲁甸县人。1995年12月入伍,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生前系武警贵州省总队原第三支队一中队四班班长(现属武警贵州省第一支队一中队),下士警衔。
1998年10月26日上午,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武警贵州省总队号召驻筑片区的满服役期老战士响应贵阳市“全民义务清理河道”的号召,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甲秀楼至省委所在的南明堂河段,开展别开生面的“告别第二故乡”清淤义务活动。原第三支队100多名满服役期老兵由原副支队长潭晓带队,8时从支队出发赶赴劳动现场,随即利用携带的工具投入紧张的劳动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呈现出你争我赶,积极为第二故乡做贡献的生动局面,过往群众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9时40分,一中队九班战士张定江在与战友抬淤泥的过程中不慎踩到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掉进观音滩的漩涡中,在附近的一中队四班副班长李学章听到呼救声,顾不上脱衣服,纵身跳入水中,游到张定江身边,拉住张定江的双手,拼命地想将漩涡中的小张拉出来。然而,漩涡吸力强,李学章反而被张定江拉入潭中央,极度疲劳的李学章拼尽全力把张定江推出漩涡,而自己却被卷入漩涡。8名战士跳下水,潜入水底奋力相救,正在附近参加义务劳动的总队政治部主任张洪运也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上游3艘小船疾驰而来,现场群众迅速找来竹竿在水中打捞。但都因李学章被漩涡吸住,加之河水浑浊,水文情况不详,无法判定位置,直至10时35分,被救出时已经壮烈牺牲。
当晚,贵阳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会议,授予李学章“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0月29日,共青团贵州省委追授李学章“全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11月9日,贵阳市委、市政府、市军分区授予李学章“贵阳市双拥模范”荣誉称号,武警部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认他为共产党员。12月3日,省委、省政府“追授李学章同志‘雷锋式的好战士’荣誉称号大会在省委礼堂召开,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武警部队副政委张钰钟中将,云南省昭通地委、行署,鲁甸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及李学章的父亲出席了会议,驻筑片区550名官兵,地方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贵州省委、省政府和云南省鲁甸县委、县政府先后发出了向李学章同志学习的号召。1999年2月27日,在支队召开武警部队授予李学章“雷锋式的好战士”荣誉称号命名大会,贵州省委原副书记王寿亭、云南省副省长黄炳生、武警部队副司令员高文远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讲话。从此,李学章的荣誉永远定格在支队的历史上,成为指引官兵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旗帜。
1998年10月30日下午,李学章同志追悼会在贵阳殡仪馆举行,先后有5000余人自发赶来为英雄送行。云岩区黔灵乡渔安村72岁的老人谢永才从电视上看到李学章的事迹后,特地从20多公里的家中赶来参加追悼会。老船工陈秀山目睹了英雄牺牲的全过程,被他的事迹所感染,那天他带领全家人参加了追悼会。贵州省水利厅的女干部郑桂英为英雄送来了21朵金菊花,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悼念之情。11月2日那天,她得知英雄的亲人来到部队的消息后,又买了一床高级踏花被送给烈士的父母,以表达她对英雄父母的安慰之意。李学章父亲为完成儿子的遗愿,先后两次向希望工程捐款9000元,并表示要用李学章的抚恤金继续资助李学章生前资助的失学女童,在云贵高原被传为佳话。李学章舍己为人的事迹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贵州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2年5月,武警部队党委对1998年以来在完成重大任务和抢险救援、见义勇为中英勇牺牲,并被武警部队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21名烈士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李学章榜上有名。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