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90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3-05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这串数字折射出诸多现实思考。

    

10亿网民厚植网络强国基础

  

□张全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网信事业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皆表现不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贡献至伟。

  互联网赋能赋智,社会生活变新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显示出强大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下,“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数据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大教育平台面向学生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防疫、学习两不误;在线医疗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大大缓解了看病难。过去一年,网民见证了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等方面的神功奇能。

  数字技术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我国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对数字经济的配套扶持不断加强,技术标准化研究快速发展,研发与应用逐渐深入。尤其在区块链领域,技术研发不断创新,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实践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人工智能的多样化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快速升级,带动经济提质增效。电商零售的普及,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网络零售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有力推动了“双循环”。尤其跨境电商,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的无国界化,必将有助于经济全球化。

  网络技术创新供给更加迫切。网络助力“双循环”,“双循环”激发创新力,二者互为支撑,依赖度越来越高。在国内,网络对激活城乡经济循环深具催化作用;在国际方面,互联网在引导要素配置、流动循环上平台功能越来越强大。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完善,网络的动能作用更加强化,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更加紧迫。一块小小芯片,牵涉多个领域。这场“大考”,考的是综合技术实力。关键技术的突破,急需联起手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建设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发组织模式。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重大创新联合体,聚焦网络技术关键环节,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才能为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给。

  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越是如此,越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以说,我们已从网络大国迈向了网络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