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284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13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著名音乐人刘欢一首《千万次的问》红遍大江南北。熊师辉,贵州民革中山书画院副院长。作为一个贵州本土画家,在追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时,他“千万次的问”:“众里寻他千百度,‘画’到深处人孤独,我努力想做一个为‘多彩贵州’而挥毫泼墨的画者。”

 

用“多彩贵州风”刻画艺术人生

 

——记民革党员、贵州民革中山书画院副院长熊师辉

 

□曾安邦

 

追梦者:曾经年少爱追书画梦

  “绘画是我小时候就培养的兴趣爱好,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熊师辉一语囊括着自己的人生历程。记忆中,父亲是原贵阳工艺美术厂的八级老技工,他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在父辈的潜移默化下,上初中的时候,他就能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画成连环画,赠送给同学,赢得师生们的啧啧称赞。

  上帝给予的天资聪禀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1986年,熊师辉考上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玉汝于成,1989年,他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进入贵阳晚报社工作。

  “为了追求艺术梦,我打破了体制的藩篱。”1995年,熊师辉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离开贵阳晚报社,辞职下海,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

  “人家是下海经商谋生,我是下海绘画写生,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五味杂陈,人间艺术正道是沧桑。”对于当初无怨无悔的选择,熊师辉深有感触。也许是追求艺术的自由自在,也许是追求艺术的广袤无际,他决定走出大山深处,追寻外面艺术世界的无限精彩。

  “我是在千万里追寻着中国绘画梦。” 2002年,中国申奥成功。熊师辉激情澎湃,怀揣着绘画的梦想,来到上海,进入中国书画院工作。

  “创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中国书画院里,熊师辉和一群有着同样艺术梦想的热血青年画家一起,集体创作长达108米的巨幅国画《长城》。

  “画精于勤而荒于嬉!”熊师辉在创作中不断汲取养分,学习进取,精益求精。从2007年开始,熊师辉和其他画家一起,历时三年,进行中国梦西藏行的《大美西藏》大型国画创作活动,用手中的笔为西域传统艺术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雪域高原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回想当年的创作历程,熊师辉总是感慨万千,沉浸在往事的追忆之中。

 

寻梦者:记住乡愁的“多彩贵州风”

  “艺术的最高意境是返璞归真,人的自然归宿是叶落归根。”2010年,熊师辉的“不忘初心”就是回到家乡贵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要接地气。从此,贵州的书画界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熊师辉的“多彩贵州风”。

  “气韵、表心、体道、玄虚、意象……”人法天地,道法自然,人天相应之感,熊师辉擅长于民族风情山水画,其作品往往取材于自然,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把绚丽的大自然色彩与水墨融合,天作地和,形成自己独到的画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遥看青山生云烟,近观润雨起微澜。”熊师辉的作品多以民族风情为题材,千户苗寨的西江月景,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苗岭险峰的峰峦叠翠,原野春色的风光旖旎……他用中式的浓墨重彩,用西式的透视渲染,勾画出镜头下的唯美,集天地山水浑然一体,表现出中国山水画“形散神不散”的精气神。

  “他擅长用纯粹的墨作线条,用纯粹的白作底色,在黑白之间谋画运笔,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以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把自然界的山水变幻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具神韵!”这是作家吴文满对熊师辉作品的评价。

  “以形避墨而超于形,以声传神而融于心,其实绘画的技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也许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画成于思,此时无声胜有声,熊师辉深有体会。在今年7月19日的一次传统艺术与贵州某知名中医企业文化交流活动上,熊师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巧妙运用中医术语的“入脑、入心”解答绘画的技巧手法,赢得阵阵掌声。

 

圆梦者:在梦想腾飞的地方耕耘

  “龙归故里,我心飞翔。”一分辛勤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命运总是垂青于默默耕耘的先行者。10多年以来,熊师辉的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政要和各大博物馆收藏,其中《硕果》《苗岭春色》《秋韵》《春》《夏》《秋》《冬》等作品,作为国礼馈赠给亚奥理事会官员及韩国文化部部长裴钟信、南非经贸委员会主席等政要。同时,其作品多次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并在各大艺术刊物收录发表。

  2014年,熊师辉创作的盛世牡丹图和硕果累累葡萄图,被选做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亚运交流团国礼,赠送给国际友好城市韩国仁川。同年,他创作的硕果图,被选作为2015年举办的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官方礼品和乒乓球博物馆馆藏艺术品。

  2015年,熊师辉参加中国书画院文化援藏主创的《大美西藏》123米巨幅国画长卷创作,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型画展成功展出。2017年,他主创的《大美宝岛、多彩贵州》组画在台北展出,获得空前的社会反响,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家协会授予他“中国优秀书画家”的荣誉称号,其作品入选台湾台北科技大学艺术馆珍藏。2018年,在中国书画院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大型画展中,他的作品《春暖花开》获得银奖。

  “荣誉和成绩只是创作路上的一种鞭策和鼓舞。”对于接踵而至的“获得感”,温文尔雅的熊师辉总是淡淡地说。近年来,熊师辉的画作更多的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他选择在黔南龙里县,创办了中国书画院贵州分院。同时,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身为文化旅游经济规划师的熊师辉,设计规划打造了龙里县龙门镇这座集休闲娱乐、民宿餐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画由心生,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熊师辉,一个在水墨丹青间行走的贵州本土画家,用“多彩贵州风”刻画着自己无限精彩的艺术人生。

 

 4232-4-5.jpg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徐 影 书

 

 4232-4-6.jpg

杜甫《游修觉寺》 张金才 书

 

4232-4-10.jpg 

毛泽东《沁园春·雪》 高新建 书

 

4232-4-8.jpg 

养浩然之正气 倡文明之新风陈履安 书

 

 4232-4-9.jpg

胸怀天下事 献策建言来 张礼正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