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30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真帮扶 出硬招 见实效

 

——剑河县政协办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张昌国 张学王

 

  脱贫攻坚,责任在肩。根据剑河县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剑河县磻溪镇香洞村和洞脚村分别为剑河县政协办公室的责任帮扶村和党建帮扶村。此外,涉及县政协办公室帮扶工作任务的还有磻溪镇洞庭村、化敖村、磻溪社区,南哨镇朗晃村、翁座村。

  近年来,剑河县政协办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以“五实五度”为抓手,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强力推进各项脱贫帮扶工作。

 

扎实抓好驻村帮扶

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

  精准选派干部。抽派9名群众基础好、政治觉悟高、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到磻溪镇香洞村、洞脚村、洞庭村、化熬村、磻溪社区,南哨镇朗晃村等地区担任第一书记、脱贫攻坚队长、网格员,落实18名机关干部到香洞、洞脚等村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623人,做到机关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全覆盖。

  精准帮扶对象。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筹集资金10余万元,为帮扶村贫困户补短板购置生活必备品1000余件(套);协调组织剑荣菌业、博中和新科光电、冠华小额贷款等委员企业开展捐资助学、捐款捐物累计100余万元,义诊听诊5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辐射带动6000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间接拉动2万人以上增收脱贫;协调观山湖区政协连续三年共落实助学资金65万元,支持剑河县130名贫困家庭高考子女顺利进入大学。

 

扎实抓好产业革命

着力提高脱贫攻坚成色度

  做好产业选择。县政协办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乡镇(街道)、村(居)开展面对面细查细访,宣传政策,理清思路,制定规划,指导生产,解决难题1000余人次。多次组织调研和征集村民意见,在充分总结前期发展竹鼠、生猪、蔬菜等种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香洞村实施蜜蜂养殖,在洞脚(岑广)、洞庭、化敖等村实施稻田养鱼和食用菌等种养殖业。

  做好技术培训。组织村组干、贫困户到台江、黄平、凯里等县(市)参观学习黄精、蜜蜂等种养殖,先后邀请专家到村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技能培训26期2000余人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搭建QQ、微信等网络技能联系群,确保养殖户随时能咨询联系专家,解决种养殖过程中的系列困难问题。

  做好利益联结。协助帮扶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按照“三变”模式,全部把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参与生产,目前洞脚村落实了23亩黑木耳种植发展,年收入25万余元,解决了35户贫困户47人的就近就业;香洞村发展蜜蜂养殖200箱,年收入达18万元,带动贫困户26户186人走上脱贫致富路。

 

扎实抓好基础设施

着力提高脱贫攻坚认可度

  用活政协资金。通过向省、州政协申请资金和县政协预算资金70万元,修缮香洞、洞脚等村脱贫攻坚作战室;实施机耕道、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太阳能路灯等项目20余个;为各战区、各攻坚队添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23套(件)。

  争取外界帮扶。打造积极将县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号召各界人士各尽所能出力、出钱、出技术。企业家章文君为洞脚村的稻田养鱼项目投入10万元购买鱼苗,资助100吨水泥,硬化了1000米的田埂等。

  协调单位出力。以完善香洞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协调县交通局落实香洞村通村公路4公里道路硬化;协调县民宗局落实22万余元修建“风雨长廊”1座;协调县水务局安排46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争取15万余元实施太阳能路灯项目;协调县卫计局等部门落实10万元实施“家政服务·廉政食堂”项目。推进完成洞庭至归仁通村公路3千米、洞脚至库色通村公路建设7.2千米,完成岑广村2.2千米的串户路硬化等等。

 

扎实抓好环境整治

着力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

  着力消除视觉贫困。按照县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厕所改造、人畜混居、透风漏雨整治等工作,着力整治村容村貌,从整体上消除了视觉贫困。香洞村搬迁户15户,完成旧房拆除11栋、杂棚拆除35栋,复垦复绿面积达1000平方米,完成厕所改造52个、人畜混居拆除20户、透风漏雨整治29栋;洞脚村搬迁户35户,完成旧房拆除8栋、杂棚拆除40栋,复垦复绿面积达600平方米,完成人畜混居整治146户,卫生厕所改建89户。

  引导提升村民素质。多渠道协调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帮扶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村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帮扶村环境整治奠定基础,通过召开会议、粘贴标语、播放广播等方式,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组织干部及村组干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家中义务开展清洁卫生工作2000余人次,着实以身垂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养成不随意丢垃圾、倒污水、乱堆乱放的良好卫生习惯。引导群众由“要我讲卫生”转化为“我要讲卫生”,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干部带头亲自抓。以村内无暴露垃圾、无脏点死角为目标,按照网格划分责任卫生区域,由干部带头组织村组干、群众对公路两侧、村道沿线及村与村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垃圾、杂物及污染物进行清理。同时充分结合河长制工作,清理河道、坑塘,畅通排水沟渠,整治村口、路口、家门口“脏、乱、差”现象。组织县政协机关干部到香洞、洞脚等村开展义务植树、清洁风暴、整治乱丢乱放等活动800余次。协调落实资金10万余元,在香洞村房前屋后、进村道路两侧栽种桂花、甜李和黄桃等经济苗木7000余株,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扎实抓好党建帮扶

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影响度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筹集资金5万元,修缮香洞村、洞脚村党员活动室2个,悬挂党的制度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制度6条,配备党员档案柜和会议桌、凳4套,制作党务公开栏、宣传栏等6个。

  加强帮扶村班子建设。构建县政协机关与香洞村、洞脚村等两级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协调优化村级党组织,选优配强村支“两委”,建议调换村支“两委”委员5名,协调把年轻、有文化、政治素养高的8个村民发展为党员,着力解决“活力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对基层的绝对领导,让基层脱贫攻坚力量强起来。

  扎实开展组织生活。督促县政协机关派驻香洞村、洞脚村等党组织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第一书记带领村党支部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集中学习会、上党课等组织活动80余次。持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开展党员义务大扫除、助农春耕秋收、扶老爱幼、怀念革命先烈等主题党日活动36次,丰富党员生活,夯实党组织战斗堡垒,推进香洞村党支部由软弱涣散支部变为先进支部,助力香洞村党支部于2019年荣获省、州、县三级“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洞脚村党支部于2020年荣获“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