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67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14

  曾见证O2O从闪现到幻灭全程的他,在告别跟风、重回教育本质、聚焦toC业务后,已为跟谁学找到继续跳跃的起点

“突围者”陈向东

□赵东山

  6月6日晚9点30分,历经5年试错摸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前二号人物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GSX”,开盘报价12.10美元,较发行价10.50美元涨逾15.2%。首个交易日,股价一度冲高至12.67美元,之后转跌至最低点9.62美元,收盘报价10.48美元。

  这是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一个非典型案例:从近乎全军覆没的教育O2O赛道冲杀而来;A轮之后再无融资,直接上市。在K12赛道,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已实现规模盈利的公司。

  走到这一步,对陈向东及其团队来说殊为不易。负重潜行的他,迫切需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

  自2014年6月创办跟谁学以来,出生于1971年的陈向东,曾带领团队入局O2O并目睹无数此类项目在资本加持下,从疯狂烧钱到黯然退出的大起大落;也曾在跟谁学的未来方向、模式探索上陷入焦虑与迷茫,尤其是资金链一度面临断裂,外界甚至传言公司早已倒闭。

  过去近两年,业界鲜少听到陈向东与跟谁学的声音。随着O2O退潮,人们似乎把他们忘记了。

  直到今年。4月30日,一度颇为知名的教育O2O公司“疯狂老师”宣布停止运营。该消息触发了公众对教育O2O的再讨论,话题涉及跟谁学。5月8日,跟谁学被曝已于当日向SEC递交招股书,数据亮眼得令人惊诧。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前3个月,跟谁学净营收分别为9758万元、3.97亿元、2.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70亿元、0.197亿元、0.339亿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于当下在线教育公司常见的“高增长、高亏损”模型,跟谁学在盈利的同时,还保持着强劲增速。

  从收入结构看,K12双师直播大班课已成为跟谁学的核心业务,去年、今年以来分别贡献营收的73%、75%。此外,跟谁学还提供语言培训、家庭教育、行业考证、瑜伽等数十个业务品类。

迎合风口 战略迷失

  2014年1月,陈向东从新东方离职;5个月后,跟谁学正式创立。

  此前15年间,陈向东从GRE教师一直做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公开信中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如果说新东方有一个人比我好学、勤奋,非向东莫属。”

  对于陈向东离职,俞敏洪十分惋惜,但也表示理解——“放弃这些待遇的背后,是我能感受到的一种对生命时不我待的追求”“当我明白向东的追求之后,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鼓励一只长好翅膀的鹰,飞向他应有的更广阔的天空”。

  单飞创业后的陈向东曾有一个执念,即希望能摆脱新东方标签带来的路径依赖,“想做点不一样的事”。因此在寻找合伙人时,他刻意避开自己相对熟悉、了解的人,力图重新打造一套有别于新东方的系统。

  后来,原百度凤巢系统奠基人之一罗斌、原百度商业大数据部总监李钢江及原百度凤巢高级产品经理、商务搜索部高级工程师张怀亭等,先后成为跟谁学联合创始人。

  一位从业多年的教育巨头执行总裁,与一个大牛互联网技术团队的组合,在2014年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尤其是O2O渐成风口的时段,吸引了投资人更多的目光。

  当年8月,跟谁学获启赋资本天使轮投资,估值6000万美元;2015年3月,跟谁学获高榕资本、启赋资本、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等联合投出5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2.5亿美元。

  据启赋资本创始合伙人顾凯回忆,他是在中关村软件园偶然碰到陈向东的,当时刚创业的他正在找办公室,甚至还未想好具体业务方向;但因相信团队实力,聊过一次后顾凯就决定投资了。

  完成融资后,为迎合O2O风口,陈向东把跟谁学定为“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意在通过在平台上聚集好老师,连接老师、学生及家长,提供教学服务。

  2015年,O2O模式已在出行、外卖等领域获初步验证,教育O2O随之达到鼎盛。各平台为争夺师生资源,战火迅速点燃。本应专注技术研发的跟谁学副总裁罗斌,甚至也分出相当时间、精力去做市场,包括地推。

  大环境似乎蒸蒸日上。在跟谁学之外,疯狂老师仅于当年就获3轮融资,分别为数千万元人民币、2000万美元、2200万美元,2016年6月再获1.2亿元C轮融资,此间腾讯参与多轮;轻轻家教更夸张,仅当年上半年便获4轮融资、总计超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好未来、IDG等。

  大举融资、烧钱获客的打法,给陈向东带来了极大的焦虑感。彼时有一个阶段,他经常半夜三四点醒来,坐在床边发呆。最初还以为是白天喝太多咖啡或茶所致,后来才开始正视来自内心的焦虑、恐惧。

  因他“输不起”,在A轮5000万美元融资中,跟谁学员工认购了近两成。那是2014年年底,跟谁学已有2000万美元融资到账,很多员工便找陈向东希望能购买一些股份,他们甚至愿意把买房、办婚礼的钱拿出来。

  陈向东一度拒绝大家的提议,但员工们又通过其他合伙人游说。无奈之下,他对意在认购股份的员工提出两点要求,希望大家理性决策:一是个人认购不超过100万元,且需获其本人批准;二是必须在10天之内,把钱打到公司账上。最终,136位员工认购了近900万美元。

  A轮即获5000万美元,在当时极其罕见。融资落定后,员工们热情高涨。背负大家的巨大信任及其攒下的身家,面对市场日渐非理性的商业模式,陈向东万般焦虑了。“我也不确定能创业成功,只好尽力而为。”

  彼时,跟谁学的商业模式也遇到很大问题,每天疯狂烧钱却不见用户转化、进账;O2O大跃进如火如荼,无数创业者、投资人想的都是先占市场份额再做变现,却没几个人真正想模式变现的可行性。

  2015年底,跟谁学已面临巨大财务压力,陈向东终止了烧钱行为,公司开始尝试变现。然而收获寥寥,同期大量O2O平台陷入困顿、步履维艰,其中不乏来自BAT商业化大牛主创的项目。

  “我在新东方管过3万人,并不觉得管不好,但没想到管创业公司这么难。”陈向东感慨说,很多发展的坑其实都知道,但轮到自己创业时还是没能避开;加之创业公司面临各种不确定,自己又过度焦虑,没能做深度思考,结果动作变形了。

砍掉B端 专注toC

  经历首次商业化尝试遇阻后,陈向东率领团队开始在多个方向突围。

  除了跟谁学平台业务,公司又在互联网教育生态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尝试,并衍生出五大事业部:专做K12直播大班课的高途课堂、面向培训学校的商学院事业部、面向营销的U盟事业部、面向视频直播服务的云事业部、面向招生报名系统管理的天校事业部。

  陈向东把权力下放到各大事业部负责人手中,希望多方向全力出击,尽快找到变现突破口。然而,对一家仅成立两年的创业公司来说,多条业务线并行发展无疑会分散、牵制能量。

  此状况持续了近一年。到2016年底,陈向东发现营收越来越糟,各条业务线近乎全面亏损,公司账户余额只够发一个月的工资。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适时给了他两个建议:一是控制现金流,因现金流是一家公司的生命线,跟谁学应快速优化成本;二是尽快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当时我们配合跟谁学展开研究,认为教育O2O商业模式存在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质量把控至关重要,而O2O平台模式难以监控教育服务质量。”张震说。

  这两个建议获陈向东深深认同,并开始做深刻反思、自我批判。整个2017年,他谢绝了一切媒体采访、外部活动邀请。

  陈向东说,因过早做授权管理,跟谁学的五大业务分别是5个不同的人在管,自己并未深入业务,每次开会各大主管也都自说自话,业务根本都没跑起来。于是他决定重回业务一线,自己垫钱扶持公司发展;接着大刀阔斧实施改革,核心便是all in K12。

  陈向东拍板将公司业务聚焦面向C端的K12在线直播大班课,并增派数人加入高途课堂,他亲自盯这个项目。该模式跑通后,他又把公司内部多个直播大班课团队合并,成立新的高途课堂。

  同时,跟谁学开始从平台模式转向B2C自营模式。因还具一定品牌效应,且不断有新增客户,公司能保持高途课堂与跟谁学双品牌运营,但业务都是K12双师直播大班课。

  陈向东还提出,将toB产品线全部砍掉。其他合伙人及部分投资人表示反对,因当时B端业务还为公司贡献相对不错的现金流。但他非常坚持,最终达成的共识是:面向B端的百家云、天校业务拆分出去独立运营。

  当所有业务都聚焦到K12直播大班课,自己开始亲管业务,公司每分钱都需经他签字,每位新员工都必须与他聊天时,陈向东忽然感觉心里很踏实了,找回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想起2002年一个人拿着30万元,去武汉创办新东方学校的经历。幸运的是,武汉学校的首个完整年度即获1500万元利润,占当年新东方利润近1/4。

  坐镇一线找回信心后,陈向东开始选择性忽视外部变化,专注思考教育本质,即如何为学生、家长找到好老师,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历经一番思考,陈向东选定“双师”模式:头部名师负责在线讲课,通过互联网扩大名师规模效益;课下辅导、作业批改等比较费时的工作,由辅导老师完成,通过标准化培训提高教学服务水平。

  2017年,跟谁学聚焦B2C,专注以K12为主的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当年9月,跟谁学实现单月盈利;2018年第三季度,跟谁学实现全面盈利。

  启赋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彭雪松表示,在跟谁学招股书披露后,很多投资同行找他咨询,不是他们看不懂,而是对其中数据感到惊讶、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彭雪松很佩服陈向东自己垫钱硬撑的魄力、锐意学习的精神。在他印象中,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陈向东做股东会、董事会汇报时,总是热情饱满、富有感染力,且能积极听取别人建议、善于学习提高,这令投资人信心陡增。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在线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14亿元增至去年的3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5.2%;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或将增至3672亿元。

  曾见证O2O从闪现到幻灭全程的陈向东,在告别跟风、重回教育本质、聚焦toC业务后,已为跟谁学找到继续跳跃的起点。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游戏,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一定要赢;二是一定要玩得开心。”陈向东说,他现在没那么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