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沧海的蝴蝶: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展
□本报记者 万里燕
交通便利,信息爆炸,一秒钟就可以连接地球另一端的人通话……在这个地球越变越“小”的时代,我们反而更能感到艺术世界的无限。交通的便利让艺术作品能够跨地区和国界运输;信息的爆炸让艺术家们告别了“坐井观天”,看到外面世界的博大;通讯的发达让远隔两地的艺术家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在今天,艺术的蝴蝶也能轻松飞越沧海。但仅靠零散的交流对艺术的促进作用是微小且短暂的,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在一个平台或一个体系内,将尽可能多的致力于特定艺术种类的艺术家们聚集起来,这样对内能够更畅通的交流,对外能够形成合力,并能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加入并壮大发展。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就做了这样的尝试,并且很成功。
2016年9月26日“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宣布“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正式成立,选举贵州籍艺术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版画系主任王华祥教授为首届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该联盟成立以来,致力于整合各国版画家相似的文化使命和思维特点,将散落世界各地独自前行、亟待团结的版画家聚集起来,努力构建国际间版画交流新渠道和增进学术凝聚力,促进世界版画共同进步。
2016年9月25日,“首届国际学院版画联盟邀请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开展,这次国际性的版画盛会共展出140余位国外艺术家和80余位国内艺术家所创作的700多件版画及版画概念的艺术作品,无论从参展艺术家的人数,还是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作品数量,还包括版画种类的数量等方面都创下了版画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记录。2018年9月23日,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展第二回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开幕,精选了来自国内外的223件作品,涵盖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位艺术家。
贵州历来是版画大省,拥有优良的版画传统和一批优秀的版画艺术家。尤其最近几年,贵州版画和外界互动频繁。贵州独有的民族风情和原生态美景,提供了享之不尽的版画素材,不仅让贵州版画独树一帜,也吸引了不少外界的版画家前来采集灵感,其间促成了不少精彩的版画展览,而5月11日在贵州省美术馆开幕的“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展”无疑是这其中的重头戏之一。
“贵州是我的家乡,是承载我深厚感情的故土,我有义务将国际上最精彩的版画带到贵州来,与家乡人民一起分享。”在开幕式上,王华祥教授深情的说。这让我想起去年9月,同样在贵州美术馆,王华祥教授与其恩师蒲国昌先生举办“真实的启示”双个展时,王华祥教授在开幕式上也曾经深有感触的说,虽然自己现在远在北京发展,但时时会想到家乡,总是想为家乡的艺术事业做一些贡献。如今,显然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将代表国际版画最高水平的展览带到贵州,让贵州人民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版画的精彩,为贵州艺术家们又开拓了一条交流沟通的渠道。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展贵州巡展精选了来自27个国家120位艺术家的80余件作品,虽然作品数量较前两次少,但本次展览更加聚焦在版画概念的探讨、确认,以及基于不同文化土壤的理解方式上。在展览之外,有特别意义的是,王华祥教授带领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嘉宾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贵州采风之行,他希望借此机会,让外国艺术家也能将自己在贵州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去,宣传贵州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风貌,让这片美丽的土地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
展览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联盟不是圈子,而是平台。我们生活在有国界的当下,却应该看到艺术的无国界。衷心希望能够有更多“国际学院版画联盟”这样的艺术平台搭建,让艺术的蝴蝶能够自由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