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筑路走向“星星的孩子”
□本报记者 万里燕
有部韩剧几年前刷爆亚洲,《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英俊多金又有才,成了很多女孩子的完美爱恋对象。现实中也有这么一群“星星的孩子”,但现实永远不如电视剧那般美好,这群“星星的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虽然我们能看到他们,却很难接近,像星星一样孤独,因为他们患上了“自闭症”。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举止。为了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了解和关注以及相关的研究与诊断,从2008年开始,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是第十二年。
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各地关爱自闭症孩子的画展也纷纷开展。4月2日,由杭州市残联、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民政局主办的杭州市第五届自闭症学生公益画展在杭州智慧树残联人服务社举办;第五届“来自星星的画语”暨融·纳艺术无障碍公益作品展也在浙江赛丽美术馆同期举行;4月3日,孤独“雨人”的美好视界——自闭症儿童绘画疗育项目文献与作品展在张家港市美术馆举行……近年来,以艺术作为媒介的疗育方式正逐步广泛应用到培智学校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儿童生活中,成为特殊教育和心理治疗的趋势。
毕昌煜
3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说话动作都迟缓于同龄人。而现在,他的画作不仅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展出,还被印成裙子亮相纽约时装周。他的父亲毕光钧说:“他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画画。给他请的绘画老师,都觉得教不了,说他天分太高,怕影响孩子的前途。”
3岁那年,毕昌煜被确诊患有自闭症,是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们夫妻俩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天塌了一样。”毕昌煜的父亲说。然而幸运的是,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父亲不但给毕昌煜请了专业的陪护老师,只要有空,他和妻子就带着儿子去北京等地的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因此,毕昌煜不但能开口说话,还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但是,毕昌煜毕竟还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多动、烦躁、不安依旧在他身上不断表现出来。
“7岁的那一天,我们带他去北京做康复训练,一名美术老师让他坐在桌子上画苹果,点连线,最简单的那种。”毕光钧说,孩子一拿起画笔,就安静下来了,更神奇的是,从没接触过画画的他竟然把苹果画得栩栩如生。从那时开始,父母便有意识的引导,有时候拿一张风景照让他临摹,他只要五六分钟,便能把整幅画面的轮廓勾勒出来,再加自由发挥填色,每幅画都区别于原照,成了一幅灵动而有意境的画作。十多年来,父亲看着毕昌煜从画苹果、画山水、油画……他说,孩子的进步都是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他自己。陈丹青称他是“中国的毕加索”。
为了让更多的自闭症孩子家庭看到希望,毕光钧和妻子成了慈善义卖会的常客。前两年一次拍卖会,毕昌煜的9幅作品共卖出4.5万元,妈妈将这笔钱全部捐赠给了云南的一所希望小学。“我们希望他能够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自闭症孩子的家庭看到希望。也许,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拥有某种与众不同的能力。”父亲说。
David Barth
David Barth1998年生于荷兰鹿特丹。作为一个从小就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从他两岁能够拿起画笔的那一天,他便开始画画。David有自己独特的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这直接反映到他的画中。他敏感于细节,尤其擅长画动物类。
图像思维是自闭症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很多自闭症儿童有绘画天赋的原因之一。
David画画从来不需要草稿,下笔之前已经在脑子中形成了图像。David 曾在2012年受邀来到北京中间美术馆和圣歌画廊展出作品。David的妈妈 Inge Wagemaker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目前在一个成年人自闭症患者项目中工作,和儿子合作了《柯蒂斯怎么了?》。在这本书中,妈妈讲故事,David运用自己的绘画天赋在妈妈的帮助下向读者解释患自闭症对他而言是什么感觉,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自闭症患者的生活。
Iris Grace
这位2011年出生于英国的小女孩,六岁就被誉为“小莫奈”,单张作品售出数万元的高价,小小的年纪能有如此的成就着实让人讶异。但是,更让我们吃惊的是,她在2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她不会说话,也很少与家人交流。她不知道如何与人玩耍,一靠近其他小朋友就异常低落。为了治愈Iris的自闭症,她的父母尝试了各种方法。绘画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Iris 发挥极大的天赋能力,利用妈妈给她的水彩杯子,进行混色和调配,在绘画过程当中,妈妈发现 Iris 非常开心。且随著每幅画作的产生,就向在帮助她认识这个世界般, Iris 更能敞开心胸去面对外界未知的一切。这个发现不仅让她的爸妈深深惊艳,更让她的家人涌起一股更大的意念,希望藉由这样已远远超过 Iirs 应有的年纪孩童能力的画作,藉由拍卖或是网路的贩售,除了可以筹措 Iris 的治疗基金之外,可以唤起更多人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与重视。
现在 Iris 的爸妈不仅帮她架设个人网站,更把Iris的故事远播到全球 207 个国家,且已超过 170 万人次参观,更有超过 79,000 人次在她的Facebook点赞加入成为粉丝。
但是,真正治愈她的并不是绘画而是一只猫咪Thula!因为Thula的存在,Iris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陷在自己的忧郁情绪中不能自拔,她变得乐观多了。不过却正因为被送去学绘画,Iris的绘画天赋才被父母发现,更激发了Iris在绘画上的潜能,眼中的大千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瑰丽静美,甚至颇有些大师风范的意味。通过画画,Iris的心境变得平静,变得多彩,不再是那个孤独的小女孩。更重要的是,绘画让Grace的孤独症变成了一件积极的事——“接受生命中的差异,就能发现生命中的精彩!”
Stephen Wiltshire
1974年出生于英国的画家Stephen Wiltshire是位艺术天才,被称为“人肉照相机”。他从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语言,没有对外沟通。5岁时,Stephen被送往伦敦Queensmill学校,在那里他被老师调教说出的第一个字是“纸”,并且被发现出惊人的绘画才能。
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绘画天赋,即便身处陌生城市,只要在街上转一圈,他就能把街景建筑等景观像电脑扫描一般在大脑中储存下来,再凭记忆在画布上还原。还原景象包括东京、罗马、香港、纽约、新加坡在内的世界超级大都市。2014年10月,他曾乘坐直升机游览了纽约市,全程只用了20分钟。但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他完全凭记忆画出了纽约市全貌,诸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等标致性建筑的细节丝毫不差。
2010年5月,Stephen在东京上空作了一次短暂的飞行观光后,他凭着记忆在一张10米长的画布上绘制出了一幅细致得令人震惊的城市全景。为了鼓励Stephen Wiltshire和他在这个领域做的贡献,英国政府特别为他在从事艺术领域这块颁发了英国皇家荣誉会员(MBE)的勋章。
结语
毕昌煜、Grace……正是这些“自闭症天才”的出现,让更多的人误以为自闭症的孩子都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只是活在自己世界里不与人交流。然而,大家并不知道的是,这些“天才”只是大量自闭症患者中的极少部分。
据国际相关组织调查,拥有比一般普通发育儿童更强的音乐美术艺术能力的自闭症孩子可能占自闭症患者总数的10%,而在我国仅占7%。绝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并非天才。
我们也希望每个自闭症儿童都能成为天才。很多自闭症孩子也曾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数学天赋,美术创造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不能完全独立生存,生活自理尤为艰难,需要精心看护,根本无法完成普通的学习教育。即使自闭症是天才,摆在他们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后续看护、教育,成年后的就业、生存都将成为不可逃避的现实。但艺术能被全人类共飨,无论绘画、音乐还是其它,希望能借由艺术搭起一条路,通向那些“星星的孩子”,让他们用最独特的频率,告诉大家他们的世界美丽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