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22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3-20

在脱贫攻坚中画好同心圆

——民建黔东南州委剑河支部帮扶南开村工作纪实

□龙金理

  剑河县位于黔东南州中部,国土面积217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和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11镇1乡1街道,301个村(居),总人口28万人。自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以来,全县按照2736元的标准识别贫困乡镇9个、贫困村181个、贫困人口7.9万人,贫困发生率33.1%。久仰镇南开村距剑河县城4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全村有两个自然寨,94户368人;耕地面积70亩,其中田56亩,土14亩,人均耕地不足0.2亩,是一个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极贫苗寨。

  民建剑河支部自2016年把久仰镇南开村作为脱贫帮扶联系村以来,在民建省委、州委的指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发挥支部特色优势,凝聚智慧力量,积极开展“六个参与”行动,锁定“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的目标,扎实开展系列精准脱贫工作,两年多的辛勤耕耘和艰苦努力,民建人的汗水让南开村的山村变美了、产业变兴了、村民变富了……贫困户由33户减到5户,贫困发生率从33.2%降到1.9%,2018年春整村退出省级贫困村。

找出“病根” 精准施策

  怎样让这个村的村民走出贫困,让南开村民和全县人民群众一道实现脱贫致富同步迈进小康是支部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深入摸底调查和座谈走访,悉心把脉寻“病因”,精准施策找路径,为该村拟定了“基础先行、产业引领、村社带动、政策兜底”的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增加他们的收入。联系该村两年来,支部从紧张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支持该村贫困户的生产脱贫工作;资助南开村9户贫困户创业资金1万元,发动4户贫困户养鸭600只,5户贫困户养殖小香鸡1000余只,17贫困户发展稻田养鱼21亩,25户农户种植钩藤110亩,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

改善设施 美化环境

  从县主干道进入南开村村委会至该村第二村民小组,全长5公里的土路世代困扰着当地村民,路面坑洼遍布、高低不平,不宜于车辆通行。一旦遇到下雨天,水冲沙压,路滑泥烂,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经支部与该镇、县交通部门多次会商协调,优先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村级道路硬化,切实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及产业发展难题;协调资金3万余元在该村修建了2座垃圾焚烧池,会员自筹资金8000元为该村全体住户采购了垃圾桶,让群众生活垃圾有东西归集储运,有地方处理焚烧;协调资金10万修建了停车场,争取资金3万元整修了篮球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汇聚力量 共同发展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重点。为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南开村汇聚各方力量,集思广益寻找“金点子”。2017年初,民建剑河支部指导南开村组建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以村级合作社名义争取到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该村建设优质杨梅基地50余亩;协调资金40余万元建设了小香鸡养殖基地,发展小香鸡养殖1.2万羽。组织该村合作社社员到剑河县小香鸡产业带学习养殖管理技术,为该村发展香鸡养殖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支部筹集资金5000元作为33户贫困户股金入股合作社,让贫困户与合作社抱团取暖、共同发展,通过组织贫困户加入养殖务工、按股分红等措施,增加贫困户收入,让贫困户摆脱困境。

扶危济困 传递爱心

  2017年8月,久仰镇南开村贫困户唐爱的孩子考上大学,学费却没有着落,得知消息后,民建剑河支部立即送去2000元助学金,帮助他顺利入学。同时设立了“南开村助学帮扶基金”,对南开村考取二本以上的贫困大学生除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外,每人另资助2000元。2017年扶持久仰镇南开村在读高中生和大学(专)生以上学生5名资金1万元。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六一”期间看望南开村留守儿童学生,并送他们价值2000余元的书包、运动服、运动鞋、篮球、足球等学习生活体育用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为久仰镇卫生院争取得到“思源工程”救护车1辆,受益群众涵盖该镇南开村等群众2万余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扶贫点到点,大爱心到心”,民建剑河支部把党委政府的关心送到了贫困户身边,把民建组织爱心传递到贫困户心坎。

  据悉,截止2018年初该村28户贫困户115人成功脱贫“摘帽”,剩余5户贫困户7口人因无劳力由政策兜底,贫困发生率降到1.9%,实现了整村脱贫。民建剑河支部将坚持“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断线”,切实做到帮扶不放松,力度不减弱,全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户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