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14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3-08

凝心聚力啃下“硬骨头”

——雷山县政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罗永超 李 剑

  近年来,在雷山县委的安排部署下,雷山县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协的资源优势,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积极作为、奋发有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敢啃“硬骨头”

  在县委安排部门帮扶村时,县政协主动请缨,选择了永乐镇的开屯中心村和乔洛村。开屯村是永乐镇最大、全县第三大的行政村,距永乐镇政府7公里、距县城41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共有521户2329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3.4%。开屯村属国家1类贫困村,2014年初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99户650人,贫困发生率达28%。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主要集中在发展思路不清、自然条件限制、劳动能力缺失、五保残疾、聋哑智障、因病因学等方面。

  面对开屯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致富难这一实际,县政协以不畏艰难、敢于攻坚、敢于胜利的勇气和决心,成立了以县政协主席为组长、各位副主席为副组长、各专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帮扶工作。县政协注重围绕脱贫攻坚开展视察调研,先后形成了《达地水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永乐镇精准扶贫与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关于我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等一大批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调研文章,县委还曾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县政协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县政协机关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专门拔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开屯村、乔洛村贫困户子女学习,资助资金为初中生每人500元,高中生、职高生、大学生每人80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负担。县政协干部职工把认真履职与全力扶贫结合起来,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工作,与贫困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鼓励和带领贫困群众发展起黑毛猪养殖、养牛、养鸭等养殖业……

  通过大力帮扶,贫困户逐年减少,目前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31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

精准选派干部

  根据县委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经县政协机关党组研究并报主席会议同意,县政协先后派出四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派出的干部均有乡镇工作经历,年富力强、工作扎实,其中,两名干部还曾分别任过乡镇的镇长和副乡长。驻村工作期间,一名副科级干部因在驻村期间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而被组织提拔为正科级;一名干部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驻村干部”。

  2017年以来,为加大帮扶力度,县政协机关同时派出两名干部进驻帮扶的开屯村和乔洛村。其中驻开屯村的罗永超于2017年3月份被派驻开屯村任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期间,他以农村清洁风暴为突破口,召开群众大会制定了卫生公约,狠抓环境卫生整治,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等问题,开屯村村里村外的环境卫生状况焕然一新,与附近的开屯梯田美景相得益彰。同时,在县政协机关的全力支持下,罗永超争取到180万元资金实施了该村通组道路硬化、安全防护栏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等项目,深得开屯村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喜爱。

坚持以上率下

  脱贫攻坚,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县政协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扶贫工作中出实招,彰显政协力量和风采。

  县政协主席韦通贤及各位副主席将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入宣讲中央、省、州、县历次全会精神和脱贫攻坚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做到干中学、学中干。他们经常到各自的帮扶联系村和结对帮扶户走访调研,了解联系村、帮扶户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资金和项目。截至目前,县政协已协调资金860余万元实施了通组道路硬化、人饮消防、给水排水、产业发展等项目,解决了一批发展中的难题,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韦通贤还担任雷山县大塘镇党委第一书记,同时还联系该镇四个贫困村。大塘镇是我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差、群众脱贫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自担任大塘镇党委第一书记以来,韦通贤身先士卒,走在脱贫攻坚一线,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大塘极贫镇各项建设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大塘极贫镇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协调会等安排部署工作,一批批项目得到有序实施。针对极贫镇建设中的征地拆迁等问题,韦通贤组织队伍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群众大会中作宣传动员,确保了一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帮扶工作中,韦通贤还结合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自编了一首《感恩党》的苗歌。每到自己的帮扶联系村宣讲,他都给前来听讲的群众唱一段,这种用苗语结合苗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形式很受群众欢迎。

凝聚磅礴力量

  县政协在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协团结和民主的优势,团结好全体村民,以提升村两委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培养村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凝聚起决胜脱贫攻坚的智慧和力量。县政协机关干部每季度确保至少一次到自己的帮扶户走访调研、宣传政策,帮贫困户出点子、出主意,邀请帮扶村的村干部到政协机关沟通联络感情。为提升帮扶村群众的发展动能,提升村干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以来,在县政协的全力支持下,组织帮扶村的村干、能人代表3个批次60余人到安顺市塘约村以及黔东南州的锦屏、从江等地考察产业发展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了他们发展思路,一批贫困群众主动发展起了红豆杉、茶叶、青钱柳种植以及黑毛猪、养牛、稻田养鱼等产业。

  县政协始终把沟通社会各界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政协委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队伍,涌现出了县政协委员吴志勇、杨胜勇、白坐玲等一批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进人物,充分彰显了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时代风采。吴志勇委员的益明食品有限公司,去年以来持续带动县内1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解决了100多个贫困家庭增收难问题。杨胜勇委员返乡创业成立了雷山县春雪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起了100多亩茶园基地,前去采茶的贫困群众有的实现年增收5000元,通过杨胜勇委员的能人效应,还辐射带动望丰村种茶户达到100多户,使望丰村成为了雷山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专业村,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乌迭、羊卡、乌局、杨柳等村寨的茶叶种植。同时,县政协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鼓励政协委员围绕脱贫攻坚提出提案,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29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纳提案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办理落实,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