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脱贫责任扛在肩上
——记遵义市政协委员、习水县政协主席王仲勇
□罗 俊
2018年9月21日,是必将载入习水史册的日子!也是习水县政协主席王仲勇会铭记一生的日子,3年来,他参与指挥的脱贫攻坚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消息!
这天,省政府发布通告,同意习水等1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
为了这一天,习水74万人民奋斗了24年。
为了这一天,王仲勇与习水人民携手奋战了3年。
时间拨回到2015年12月,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大幕拉开,吹响了精准脱贫的号角。时任习水县委副书记的王仲勇被县委委以脱贫攻坚总指挥部执行指挥长,披挂上阵到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之战。
次年10月换届,王仲勇当选政协习水县第十届委员会主席。
少数人眼里,政协是四家班子中最清闲的单位,王仲勇可以“享享清闲”,但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幸运”。县委希望,这位从连续4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交流来的干部,能为习水社会治理和脱贫攻坚贡献更多智慧。
没有推诿,没有畏难,更没有半句抱怨,他再一次将脱贫攻坚执行总指挥的责任扛在肩上。
指挥调度:直面困难全县一盘棋
3128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6个乡镇(街道)、210个村、38个社区。全县户籍人口74.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12万人。地广人多战线长,这是2014年末习水县情。
贫困乡镇18个,贫困村1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406户14991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3%。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边远的乡镇桃林、官店、坭坝距县城近百公里,驱车单程也要近两小时,这是四年前习水现状。
2015年12月,习水县委向省委立下军令状:“2017年摘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在全省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怎么干?
近15万人三年内要脱贫,群体如此庞大,会不会是政府一厢情愿?急功近利搞脱贫能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时间,老百姓众说纷纭。
民间的声音汇集到执行总指挥的案头,面对质疑,王仲勇反复琢磨,与县委主要领导共同酝酿,创造性提出“思想扶贫脱穷志、基础设施换穷颜、产业扶贫调穷业、易地搬迁挪穷窝、生态保护治穷坡、教育扶贫断穷根、健康扶贫治穷、社会保障济穷困、美丽乡村改穷貌、党建扶贫强穷村”“十面合围治十穷”的扶贫路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领导干部有了必胜信念,才能带领广大老百姓脱贫”。在全县大会上,他这样号召领导干部。
如何撕开口子,打赢脱贫歼灭战。老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王仲勇照县委要求宣传先行、攻心为上,将“思想扶贫脱穷志”的教育行动贯穿脱贫攻坚始终。
春风化雨立信念;先进典型树标杆;法治扶贫扬正气;互帮互助注暖流。院坝会、农民讲习所、文艺下乡、家庭会,“大主题”“小故事”;“大道理”“小生活”等宣传活动在全县各战区战场蔚然成风。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了思想总开关问题,剩下的困难都不算困难。
三年执行总指挥,王仲勇共出席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全县常委(扩大)会、领导干部大会、调度会、春季攻势、夏季比武、秋冬季攻势、业务培训会等大小会议百余场,亲自撰写讲稿、培训讲义累计15万余字。全县18个指挥部、26个乡镇(街道)战区,哪里问题最突出、困难最多,他就出现在那里,走访调研、把脉问诊,把政策解读给群众,把方法教给干部。
天道酬勤,硕果满枝。
三年,习水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庄大变样,贫困面貌荡然无存。累计投资31.92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公路727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8127公里,硬化连户路147.5万米,建制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村民组通路率达到“三个100%”,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饮水累计投资20.07亿元,解决了5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两个100%”,工程性缺水难题得以化解。供电质量大幅提升。累计投资8.76亿元,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户户通上照明电,村村通上动力电,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通信累计投资10.32亿元,新建基站2300个、光缆1.5万公里,全县通信用户保有量达到45万人,无线通信基本实现村村通。全面累计投资7亿元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31617户,彻底消除农村危房,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机关驻村:在帮扶中展现政协人良好形象
“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先进基层党支部、个人三等功、突出贡献个人。”今年10月16日习水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表彰大会上,县政协机关支部、政协提案委主任杨应权、原政协主席喻启发分别获得以上殊荣。
去年8月,全县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启动,王仲勇要求政协机关全员参战,决战脱贫一线。
干部陆远庆第一个响应,主动提出到帮扶的茶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其余18名干部打起铺盖卷、开着私家车,奔赴一线,每周6天吃住在农家,直到今年七月。
王仲勇既担任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执行总指挥,又担任良村镇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
去年9月12日,王仲勇在良村镇茶元村调研,群众反映蔡村组民风不好,村干部不敢到该组开展工作。
如今国家惠民政策之多、之好,前所未有。
群众为什么站到了对立面?
王仲勇决定解剖这只“麻雀”,沉下来听听群众的心声。群众会上,他让大家敞开心扉,把“苦水”都倒出来。群众反映的19个问题,他现场一一答复。当天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对群众提出的人饮工程、坡耕地整治、生产便道建设、机耕道建设、村集体山塘承包、电力变压器扩容、节能路灯等限时办结。
会前,他出资购买了米、肉、油、菜等带到蔡村,让参会群众留下来一起吃饭。
散了会群众不愿离开。大家说,都像王主席这样坐下来耐心的听我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心里舒坦了,即使想说的在会上都反映了,还想借吃饭时间和他再聊上几句,听听他的开导,心里再大的疙瘩也就没了。
县政协六名副主席分别担任六个镇乡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吃住在镇乡,蹲守在一线指挥调度,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帮助镇乡找准工作短板、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政协机关干部全员倾情结对帮户,精准结对帮扶165户712人。
干部袁光平驻村后发出“习水不脱贫我誓不退休”的铮铮誓言,坚守在一线,奋战脱贫,直到今年8月年国家第三方评估结束才从岗位上退下;
提案委主任杨应权患病,坚持在茶元村任执行指挥长,从没请过一天病假;
文史委主任曾建容巾帼不让须眉,克服重重困难,独自一人包两个组的工作;
还有的干部父母卧病在床,不能榻前侍奉尽孝;
……
舍小家顾大家,政协机关干部帮扶围绕王仲勇在良村开展工作,树政协形象,解群众难题。
至今再提起一年驻村帮扶,他们仍毫无怨言。都说:“我们家在习水,好歹十天半月可以见一次家人。王主席作为交流到习水的干部,身兼县执行总指挥、良村战区指挥长,身体受伤从不懈怠工作、几个月不能回家和父母家人团聚。与他比起来,要幸福多了!”
号召委员:讲大局讲担当画好同心圆
“我自愿从2017年起,将在有生之年每年拿出一万元工资作为助贫济困资金,为脱贫攻坚尽绵薄之力。”去年六月,在全县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耄耋之年的习水政协原主席喻启向全县各界发出《共产党员要为大同世界奋斗》的倡议。
王仲勇说,86岁高龄的老党员喻启发此举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注脚。他表示,喻老是他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脱贫攻坚期间,王仲勇向249名委员发出召集令,全体委员集体宣誓,有单位的干部委员冲锋陷阵,无单位的社会委员纷纷支援,全县两百多委员进村入户形成强大的帮扶铁流。
公司+农户发展红稗产业,委员段明贵分别与大坡等脱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农户订单种植5000余亩,解决200多贫困户劳动力就地就业;
公司+基地+贫困户养殖生态黑猪,委员罗太均完成三岔河500头、桃林300头种猪基地,投放1100头仔猪,采取利益连接机制,本钱回收抵扣结算,订单收购,群众无风险,带动贫困户180多户脱贫;
委员谢远波以黔北农产品商贸中心为龙头,带动全县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帮扶贫困村行动中,10名政协委员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协调本行业商会、协会、企业帮村献计出力。帮助贫困村改善交通、改善办公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教育扶贫、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累计投入资金达3000万余元,通过“产业拉动、企业带动”,解决贫困户就业800人。
结对帮扶:真情真心彰显民生情怀
执行总指挥,不只是对全县干部下命令。按照县党建帮扶机制,王仲勇结对帮扶贫困对象7户。
去年6月,家里正在建房的帮扶户黄永明坐摩托车发生车祸,腿部骨折,全身多处受伤,医院诊断需住院三个月。意外遭遇让拟于年底脱贫的希望变得渺茫。
掏腰包、解急需,在黄永明住院期间,王仲勇拿出3000余元解决临时生活困难。
问司法、找援助,为让黄永明得到应得的交通事故赔偿,王仲勇帮助申请法律援助,获赔偿损失15万元。
走访中了解到她愿意发展养殖业,自己先后拿出6000多元资助买了2头牛,后来争取政策又发展了5头牛、3头猪。今年春节,黄永明一家幸福的搬进了新房,特邀王仲勇到家里一起过年。
帮扶户民工工资收不到、家庭婆媳关系不和,希望王仲勇出面;
厨房门坏了、家里电视收看不了,问能不能帮帮;
甚至买不到仔猪上栏,也把电话打给他。
“民有求,必有应。”
王仲勇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群众的承诺。他说,凡是帮扶对象合理的诉求,都是他们能力内办不到的,路走不通了,才希望有人搭把手。身为领导干部,有时候就一句话,帮助树立信心,他们观念就会转变,自己就可以把问题解决。
帮扶对象穆文进说,王主席人很好,没有官架子,每次到战区来开展工作,都要到家里了解看看,他那么忙,随时都在过问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我们都知道他一天要处理太多事情,有困难都不向他开口添麻烦,有些困难是王主席来家里了解了,主动帮助过问,帮助解决。
现年50岁的赵玖亮,妻子患严重帕金森症10多年,花光家中积蓄,家庭陷入贫困。除照顾妻子日常就医吃药,还要想办法供养两个女儿读大学。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7年,赵玖亮检查出双腿患膝关节骨质增生,无法正常行走。王仲勇到他家走访了解情况,立即同县医院联系,根据赵玖亮家庭情况,采取先治疗后付费方式,约定时间为赵玖亮手术。整个手术花了8万多元,赵玖亮个人自付不到900元,不仅为他解除了病痛,还解决了无钱医治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赵玖亮就业,多次为他联系工作,后来推荐到县城鞋厂上班,每月有了稳定收入。
子女读大学有教育资助,家庭有特惠贷入股分红,一家几口有民政低保,危房享受了政策得到改造。
谈起自己现在的生活,赵玖亮非常知足。他说:“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也是帮扶人王仲勇主席帮助落实享受的,没有他的帮助,一家人不知道怎么过。”
穆树华、穆仕文搬到县城,王仲勇担心他们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乡里乡亲串串门、拉拉家常,在陌生的环境感到孤独寂寞。就挤时间登门看望他们,推荐就业,稳定下来,慢慢融入城市生活。
解决帮扶对象的困难,是分内之事。关注全县老百姓的诉求,是职责所系。王仲勇说,能为习水脱贫献一份力,见证习水脱贫,是自己这一生很庆幸的事!
遵义市政协委员、习水县政协主席王仲勇与群众交谈帮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