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挥律师优势 法治护航民企发展
□本报记者 李 丽
“很感谢今天在落实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上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召开了今天的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座谈大会,深感有总书记讲话的支持及律师服务的支持,让我们民营企业有了更大的安全感和底气去干事业。”11月23日,“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创业多年的贵州利美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刚言语中依然充满激情。当天,省工商联、省司法厅负责人,省律师代表到场,聆听企业家代表心声。
11月15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对支持和发展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部署,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省工商联、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召开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旨在贯彻落实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发挥律师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显然,此次会议并不止是座谈会,而是既是贯彻落实会,也是宣传动员会;既是交流座谈会,也是工作部署会。
企业:呼唤健全法治
一位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2010年因政府建设园区需要征占这个企业土地及相关附属物,当时与政府达成补偿协议,企业也按照政府要求搬迁,但补偿款一直未支付,直到2017年政府发文,对原补偿协议中补偿金额全盘否定,补偿金额从原来的800多万元减少到400多万元,并且直到今年9月才支付给企业,导致企业损失巨大。
某房开企业法人代表向一自然人借款后,约定还款时间到了未还款,最后通过法院判决,从2015年到现在3年多过去仍未还款,法院将其已经抵押给借款人的房产查封,该查封房产还涉及一房多卖的情况,到现在借款本金加利息累计达2000多万元,法院判决书和执行书于2017年已下达,可至今无法执行。当事人已经被两家法院纳入失信名单,但当事人仍然享受着高铁商务舱、五星级酒店、开高级轿车,没有受到影响。
“执行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和全社会各方的支持,克服困难,实现对执行难的综合治理,提高执行效率,建立确保生效判决依法得到执行的长效机制,完善财产信息登记制度,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设定严格惩戒制度,让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贵州省工商联常委何晓玲建议。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主客观原因等多重矛盾交融的结果。”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会长陈律宇分析认为,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不善、经营不善,适应不了发展规律,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外部因素也较复杂,包括政策原因,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环保、安全、质量、法制等政策提出很高要求,由于基础工作不到位,民营企业家在还没有适应的情况下,可能会因达不到要求瞬间瘫痪,甚至破产消失,这部分是由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时间造成的。在经济下行的当下,部分政府、国企、央企拖欠民营企业工程款等,造成三角债,民企的经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办案中,司法机关个别办案人员存在强制、超额冻结的情况,比如标的是100万的抵押金额,却超额冻结了1000万的产权证或股权,导致银行无法贷款,或者银行借此收贷断贷,使企业不能融资,阻碍企业发展。
“企业家在生产经营中,会有一些经济纠纷,有的甚至会上升到刑事层面,但是司法的执行中,本是案件调查协办的过程中,却把企业家抓起来,就对企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陈律宇说。
“当下更需要司法机关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更加全面保护企业家的人身安全,保护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在办理公正、查封股权、扣压物品等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营时,司法机关应提供必要的法律、律师方面的公正支援,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公正、律师等各种收费。”贵州省工商联福建商会会长陈湘表示,希望司法机关介入对政府不诚信案件的审理,保障民企合法权益,通过司法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防止随意违约毁约、新官不理旧账,确保政府守约践诺。
陈湘建议,司法部门与省工商联共同建设法务部,充分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申诉维权案件快速进行实地调查,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援。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和建议,对外来投资的行业协会、商会,通过有效渠道研究采纳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意见。并对民营企业使用有缓刑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给予政策方便。
工商联:建立服务协调机制
某家上市公司因十多年前的一笔业务,公司负责人被牵连、拘留,几千万元的私募债资金到位后不能使用,致使公司生产、销售、经营等多个环节瘫痪,企业所在商会向省工商联汇报后,省工商联迅速启动与省检察院的协调机制,涉事法人很快被取保候审,返回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
某企业因投资所在地一位领导涉案,企业法人被检察院控制,协助调查相关问题,其母亲听说儿子被抓后,心情紧张激动,加之年高有病,不幸去世,贵州省温州总商会得知此事,向黔西南州检察院写报告说明有关情况,州检察院从实际出发,将当事人取保候审,让其返回温州老家处理其母亲的后事。
“这说明省工商联与司法机构建立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协调机制,依法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了人身安全,彰显了依法办事、法中有情、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陈律宇认为,省工商联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等建立服务民营经济的协调机制,对助推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重要思想的行动体现,法官、律师等走近企业和商会,必将有效推进企业和商会的法治建设,使民企的合法权益从法制层面得到保护。
近年来,省工商联积极探索服务民营经济新途径,以拓展法律服务为着力点,积极搭建为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平台,与省公检法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不定期举行“两长座谈会”(董事长与检察长、法院院长),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商会活动,帮助企业、商会完善内部管理预防措施,促进企业、商会规范管理、依法经营。并在市州建立了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工商联与公、检、法工作机制作用,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律师: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此前,省司法厅已经成立了十个律师服务团,当天参会的主要是其中的同心律师服务团、招商引资和产业园服务团、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律师服务团三个服务团的成员及省律协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时省律师协会还成立了二十七个专业委员会。依托这股专业精湛的律师力量,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律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律师事业的发展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贵州省律师协会会长白敏从专业角度认为,律师要发挥三大优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第一是政治优势,律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第二是专业优势,律师最清楚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第三是实践优势,律师长期为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企业提供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服务,对民营企业的状况了解较多,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具体而言,落到实处,贵州律师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白敏表示,要创建工作平台,加强协商沟通。省律协要在省司法厅领导下,积极与省工商联、各行业商会联系,形成工作对接平台,研究下一步工作布置,力争11月安排、12月开始实施。在12月底前完成对重点民营企业的法治体检。对“体检”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或建议,积极将涉及行业发展的法律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希望全省律师、各市州律协积极行动起来,为民营企业发展谱出贵州的优美旋律。”白敏说。
“留有青山在,才能有发展。”贵阳市律师协会会长薛军认为,如果一名民营企业家因为违法犯罪进了监狱,一个民营企业也会因为失去根和灵魂而垮掉。律师不仅是在涉及刑事指控时提供刑事辩护服务,律师更应该在事前,为民营企业家进行有效的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为民营企业留住“青山”多做一些贡献。他建议,首先应聘请顾问,一对一提供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其次购买服务,组团提供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最后组织协调,合力推动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并且建立律师定期向司法行政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汇报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的机制,共同维护面临刑事风险的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应该受到的刑事指控。
当天会议上,省司法厅就律师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要求立即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队,为法治体检工作做好人才准备,近期完成服务团队的组建,并成立此次专项活动的协调小组。明确法治体检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法治环境保障情况、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此次体检的对象是省内的重点民营企业,体检工作将于12月全面开展。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市(州)律师协会要加强对当地法治体检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指导律师用真情、下真功夫、求实效,切忌走过场,及时帮助律师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活动按时有效完成。”省司法厅要求。
畅通机制、深化合作,针对贵州民营企业的法治体检有望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坚持下去。而全社会健康发展民营经济的氛围将会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