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45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23

履职为民显担当

——福泉市政协部分驻村干部开展帮扶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福泉市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协“三大职能”,聚焦精准脱贫,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充分发挥驻村政协干部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协人履职为民的使命和担当,助推了福泉市乡村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

让“挂名”变“实干”

  “驻村干部,不仅是机关与基层贫困户之间的一个纽带,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领路人。驻村干部的‘驻村’,不仅在于信息渠道的畅通,让党的政策能够到达每一个困难群众心中,在于精准扶贫,用对贫困最真实的感受,去用心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韦冲说。

  韦冲是福泉市政协民宗委主任,曾在农口及乡镇工作多年,有多岗位工作和基层领导经历。今年已经52岁的他,按理可以退居二线的,但他积极响应福泉市委号召,克服家有长期生病且近80岁老母亲需要照顾的困难,到省级一类贫困村陆坪镇洞铁村担任驻村工作组副组长。根据洞铁村的实际情况,韦冲强化工作落实,强化干部管理,短短半年时间,洞铁村村容寨貌、群众思想素质、基础设施、干群关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矛盾多、基础落后、工作滞后村变成了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的先进村。

  韦冲是如何做的?首先:抓实党建筑牢基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以组织评选“十佳致富能手、骄傲人物、最美家庭、孝顺之星、康寿之星”等为抓手,打造“凝智奔小康、洞铁党旗红”的品牌,助推了“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工作开展。除此,组织在村组一线整合建立了7个党小组,19个村民自治管理小组,推选组务自治小组成员94名,厘清前线党支部、村党支部、驻村工作组、同步小康工作组、村委、党小组、自治管理小组、联系洞铁村镇干部八支队伍的关系,整合八支力量,抓实脱贫攻坚、常规村务三块工作,落实了网格管理,明确了攻坚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做到各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其次,组织全体干部摸清村情,了解情况,工作有的放矢,开展了在家人口、劳动力情况、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推行1+3+N工作机制。在基层实践中,韦冲指导洞铁村驻村工作组充分运用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画出民众最大同心圆”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先后召开各种协商会议100余次。针对撤出原水洞小学危房引起群众误解之事,亲自主持召开了水洞片区100多名群众参加“水洞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基层民主协商会议,将决策权交给群众,化解了多年集成的组与组村民之间矛盾,解决了问题,达成共识。

“做地地道道的农民”

  洞铁村碗田组网格员邱敏是市政协经济委主任。作为市政协派出的驻村干部,记者了解到,邱敏是第二次来到洞铁村。2015年,她到洞铁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包整个洞铁村,今年却作为驻村队员包洞铁村碗田组。尽管,“官”是越当越小,“管”是越管越窄,但她知道,任务却越来越重:2018年,政协包保的省级一类贫困村洞铁村必须脱贫出列。因此,带着领导的嘱托、同事的鼓励加油,她从到洞铁村碗田寨的第一天起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由于积累了一年的农村工作经验,邱敏深知自己要融入老百姓当中。只有做到“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老百姓才把她看作碗田人,她才能握住那扇通向成功门的钥匙。到碗田后,邱敏白天在田间和村民劳动,晚上则到老百姓家听他们诉诉苦拉家常,认真体会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

  不懂农业,是邱敏工作中的软肋。怎么办,邱敏努力向村民学习,拜组上几位致富能手为师。她不仅自己学,还带起贫困户一起学。根据碗田组适合种植葡萄的实际情况,她发动贫困户种植葡萄。葡萄怎么样种植长势才好?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怎么带动?她就带起碗田组人一起到藜山去学,有的村民学习记不住,她又请专家到碗田葡萄种植点手把手现场教。葡萄种下了,她的心全放在葡萄上:天好久没有下雨,该给葡萄苗抬水泼了;葡萄苗发芽该掐枝了;葡萄苗有虫该打药了;葡萄该施肥了……炎炎烈日下,邱敏来来往往地叮嘱种植葡萄的村民。由于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邱敏晒黑了,从外形看上去完全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回到福泉市的家中,女儿说:“妈,我给你买瓶防晒霜吧,你晒得像刚从非洲回来一样。”

  为了使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邱敏发挥政协的民主协商开展工作。她耐心给老百姓讲政策,以画出碗田老百姓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大同心圆。就如何推动“五改五化工作”,她积极与组长和组务委员协商,“改”从简单项目着手,农忙的季节不能误了春耕,作为第一项目的改厨,通过协商,老百姓一致认为,定制橱柜质量好、好看,协商集体定制;环境如何保洁,老百姓自己协商;五改五化如何做,老百姓自己协商;困难户、贫困户产业怎么帮,老百姓自己协商……一件事办好了,接着又办另一件事。

  与此同时,邱敏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她认真制定村支“两委”的目标任务清单,干部群众的工作责任清单。针对碗田组专项提出“帮助组上群众脱贫,完成五改五化任务,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工作目标就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工作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由于明确干群各自任务清单,避免了责任混淆和推诿扯皮,政府投入清单确定后,群众根据总的工程需要,清楚了自己的投入清单,使群众的无偿投入实现了“六个主动”:五改五化主动干、公益事业主动上、占房占地主动让、受益群众主动认、困难家庭主动帮、不良风气主动改,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自治能力。

“脱贫攻坚的路上有我”

  市政协干部蒋寿昌是退伍军人。由于当过兵,他在工作中一直都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既吃得苦,又不怕累。去年,按照他的年纪改非了,该歇一歇了,但接到政协安排的驻村工作任务后,他没有多说一句话,背起背包,说走就走就到了洞铁村。

  记者采访得知,到了村里,蒋寿昌不仅没有以自己的资历要求什么,相反,还住在最潮湿的地方,包了一个工作最难做的组。工作当中经常要用电子版的资料,必须用电脑,不会用键盘,他就用手写盘做,加班成了常事,他的工作经常是第一个完成。在他的带动下,年轻队员都不好意思不做了。由于工作经验丰富、政策熟悉掌握的程度最好,每一个组上开会都要请他去宣讲、去助阵。洞铁村水往组广场建设出了问题,看着驻村队员刘青玲垂丧着头,他带起其他队员到组上帮助她做群众工作,问题迎刃而解;碗田组的吃水出现了问题,他带起马组长凌晨五点到八公里外的大窝凼把水管疏通等等,他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哥。

  在蒋寿昌所包的组上,贫困户李知文是一位最难讲通理的人。为了做李知文的思想工作,蒋寿昌每天都要去李知文家拉家常、讲政策。随着交往的时间久了,他与李知文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时在深夜,李知文也会打电话向蒋寿昌讲述自己心里的苦闷事,而蒋寿昌从来都是耐心听耐心劝解。由于李知文经常在夜晚打电话,使得蒋寿昌睡眠受到影响经常会失眠。大伙劝蒋寿昌晚上就把李知文的电话拉黑,但他只是轻轻一笑地说:“老百姓信任你了才会和你说知心话,不怕,失眠会好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蒋寿昌的帮助下,李知文的思想通了,人变勤劳了,他向蒋寿昌保证,一定要在今年脱贫致富。

  很快就要退休了,蒋寿昌说:“即使退休,我还是可以参加帮扶工作,脱贫攻坚的路上,将一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