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担当情怀
□于一元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对人民政协的定位和新论断,更是对新时代的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
本人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饱含和渗透着习近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思想理论的高度、观察视野的广度、战略思维的深度、话语体系的温度、率先垂范的力度,充分展示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担当精神和对人民的崇高情怀。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如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如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如何展现政协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结合学习和思考,本人在这里谈四点体会。
一、担当起旗帜鲜明的政治情怀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是最崇高的政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的讲政治,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新时代的人民政协工作首先必须担当起鲜明的政治情怀。一是对党忠诚的政治情怀。对党忠诚是每个政协委员的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断强化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对党忠诚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的“高压线”,始终牢记公与私的“警戒线”;对党忠诚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的统一领导,确保人民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对人民忠诚的政治情怀。我们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每个政协委员必须以满腔热忱的主人翁态度去赢得群众的信心、决心和欢心,去换得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忠诚的政治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一种伟大的制度,是一种团结、民主、和谐的制度。新时代的人民政协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特性和自身优势,按照中共十九大制定的方略和政策开拓前行,把工作重心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政协这个广阔的平台,得到根本的保障和充分的体现。
二、担当起凝心聚力的团结情怀
团结就是力量。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固树立“大联合”“大团结”的工作理念,凝心聚力、合力联动。一是要凝聚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更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每个政协委员都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政协要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团结广大政协委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新理念;另一方面要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二是要凝聚智慧力量。人民政协是“智囊团”,是“人才库”。我们要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充分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一个政协委员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优越性和特殊性。可以说,都是一枚枚金色的点子,我们要让这些充满智慧的点子在政协这片广阔天地闪闪发光。三是要凝聚“一盘棋”的力量。广大政协委员要形成坚定牢固的共识,将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将行动集中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显示人民政协队伍群策群力的精神风貌。
三、担当起求实创新的履职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创新手段,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又说:“看准了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地干。”这些话语,既语重心长、又铿锵有力;既蕴含了担当责任的情怀又体现了求实创新的精神,为人民政协工作定了调,铺了路。新时代的政协工作要深刻领会和贯彻,突出中心和重心,找准定位和角度,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求实就是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创新就是锐意进取,有新思路,有新突破,真正做到求实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出现新局面。
在服务大局上求实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发挥重要作用的方向,检验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因此,政协工作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新形势的变化、新矛盾的转化,与时俱进,完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发挥政协独特优势,以助推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全国两会目标任务落地生根为主线,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履职、彰显智慧和作为。
在协商民主上求实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重要论断和要求,把人民政协的民主主题放在了更加鲜明和突出的位置,为促进人民政协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在履行协商民主形式中似乎还存在着协商意识不够浓厚、协商制度不够完善、协商程序不够规范、协商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组织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这为政协的协商民主工作指明了路径,点亮了明灯。
新时代新形势。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的期盼越来越丰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高。政协要主动把群众关心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的共性要求纳入协商民主的范围,不断拓宽协商内容、完善协商制度、丰富协商形式。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积极探索网络协商、远程议政协商和走出会议室协商等形式,在协商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在参政议政上求实创新。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之一。其主要有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或其他形式,通过这些有效的形式,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或有关国家机关部门提出中肯而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新时代的人民政协工作,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广大政协委员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常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做学习研究、知情明政的表率,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表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表率,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表率。围绕党委想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帮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政协就呼吁什么。只有知政知民,才能参好政议好政。
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之基,是建言献策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参政参到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参政议政离开了对百姓问题的深入调查,离开了对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也是参政议政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最直接,也最便利。我们可以在社区和各基层政协组织建立社情民意工作站,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最基层的呼声,为老百姓提供“零距离”服务。这样,委员们的参政议政真正做到不说过时话,不说平庸话,不说套话和废话,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提供言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在民主监督上求实创新。民主监督是人民赋予的权利、责任和使命。人民政协依照程序进行民主监督,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政治原则,也是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从政治上把握好方向和原则,积极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探索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坦率提出批评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新时代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和新的内容。一是要自觉聚焦中心、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以便更好地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监督环境,切实尊重和保障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不求说了算,但求说的对、说得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民主氛围。三是拓宽民主监督形式,紧紧把握“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坚持“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的工作理念,既直面问题和矛盾,又达到支持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效果。除开展经常性的会员监督、提案监督、视察监督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质询、电视问政、行风督查等有效形式。四是建立民主监督激励机制。激励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和在民主监督过程中作出较大贡献的政协委员。五是支持党派团体界别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政协组织在民主监督中本身不是主体,而是领导和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别进行民主监督的平台。因此,政协要积极支持并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提供有效平台,确保民主监督活动有序推进。
四、担当起脚踏实地的为民情怀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这也应该是每个政协委员所具备的应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人民群众在哪里,政协工作就有做到哪里,服务到哪里。“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不是一句空话,是心系人民与为民担当的同频共振,是干事创业的知行合一,要“心中有民”,要“心中有责”。⑴问民要脚踏实地。这里说的问民就是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问计民心。政协履职的触角必须延伸到人民群众中间,不能“蜻蜓点水”,不能“浮光掠影”,不能“走马观花”,与群众打成一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用心聆听群众的声音,用情感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感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把调研文章写在大地上,真正做到知民情、体民意、贴民心。⑵爱民要脚踏实地。对群众疾苦要入脑入心,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用服务关爱民众,用善举温暖民心。政协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或“嘘寒送暖”活动。⑶为民要脚踏实地。为民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分忧解难,一步一个脚印。政协要积极发挥政协的特色优势,深入基层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发现问题和困难要想方设法及时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落实,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委和政府认可。真正做到抓铁有印,踏石留痕。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里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这才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政协委员。
(作者系黎平县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