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会关切 聚焦热点难点
——花溪区政协提案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 吟
花溪区政协自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抓手,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反映社会关切、聚焦热点难点,说实话、谏诤言、献良策,在创新协商中拓宽主渠道,在咨政建言中汇聚正能量,在献计出力中发出好声音,较好发挥了提案协商的重要作用。
据记者了解,花溪区政协在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共收到提案109件,经审查,立案109件。截至2017年11月底,所立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办复率达100%。从提案办理结果看,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57件,占52.29%;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47件,占43.12%;因目前条件限制尚待以后解决的5件,占4.59%。在办复的提案中,委员表示非常满意的4件,满意的103件,较满意的2件,满意率为100%。通过提案办理,在推进花溪区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教育布局规划、生态建设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这些提案主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和重大部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
53件提案就发展大数据、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咨政建言
闫青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花溪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议》,得到了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区工信局(大数据局)的高度重视,紧盯大数据研发创新、大数据培训和智慧旅游三大主攻方向,全力搭建大数据研发创新平台,完善提升“智慧旅游”项目,努力建成全省“智慧旅游”示范区。
朱林委员提出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区块链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建议》,以及区政协经科委提出的《以大数据为引领,扎实推进同城配送车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在区工信局(大数据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公安交管分局的认真办理下,相关建议已纳入相关部门“十三五”规划,提案承办单位将按照各自的职能,进一步推动政用、民用、商用大数据体系建设,提升全区大数据建设应用水平。
宋丽委员提出的《关于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万科校区修建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编制了《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畅通工程规划》,原则同意在花溪区第一实验小学(万科分校)处设置一处地下通道,并在万科花城东侧,沿铁路线规划修建一条连接经开体育公园和花溪区第一实验小学(万科分校)的道路。
7件提案为依法行政、禁毒工作等献计出力
向篱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依法治区步伐,争取3-5年内将花溪区建设成为诚信花溪、人文花溪的建议》,相关承办单位结合2017年开展的法制政府建设大督查及法制先进区县评选活动,进一步落实建议涉及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稳步推进法制政府建设,在去年11月开展的全省法治建设先进区县评选中,花溪区获得了贵阳市第一的好成绩。
刘正琴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反家庭暴力法”落实力度,推进法治花溪建设的建议》,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区妇联等部门认真办理,积极采取“坚持媒体融合,注重反家暴法宣传;多方联动对接,注重延伸服务职能;强化审判职能,妥善处理涉家暴事件;做好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和回访机制”等多项措施,推动了反家庭暴力法的贯彻实施。
黄永绂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花溪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宣传的建议》,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结合该区实际,制定了《花溪区禁毒人民战争考核办法》及《2017年度花溪区禁毒人民战争考评细则》,经区禁毒办牵头,区教育局负责具体办理,制定了《花溪区中小学生“2017年禁毒宣传年”工作实施方案》,多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实现学校师生对禁毒知识知晓率达100%,并在全市教育系统禁毒知识知晓率测评中勇夺第一,学校师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显著提高。
21件提案就民族文化保护、旅游产业提升等建言献策
区政协文史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恢复重建“花溪”碑的建议》,在区文广局牵头下,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选址实地考察,拟定了三处选址设计方案,于2017年10月将方案上报,将在落实经费后争取尽快实施。
卢云辉委员提出的《关于将2017年列为“花溪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提升年”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被区旅游局纳入提升花溪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现正拟定为期三年的《花溪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夏筑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花溪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建议》,区旅游局牵头,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与区民宗局、区文广局、区委宣传部以及各景区协调配合,注重旅游景区文化挖掘,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创建。
12件提案就教育均衡发展、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等汇聚民智
滕晓君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经开区优质教育布局的建议》,区教育局已列入工作议事日程,首先与住建部门对接,今后新建小区须按照“三同步”的要求把关,确保配建学校按时交付使用;其次是2017年启动实施华阳小学改扩建项目、三十八中扩建项目,已实施的项目小孟园区高中新建项目主体已完工,三江社区幼儿园新建项目、浦江小学拆除重建项目也在规划筹备中,将逐年推进经开片区学校的布局和建设。
胡万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花溪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的建议》,已被区政府列入规划,由区教育局组织实施,2017年在主城区新建一所小学,教学规模24个班,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预计投资6000万元,该学校建成后将一定程度缓解城区适龄儿童入学的压力。
张娜委员提出的《关于整治花溪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建议》,区城管局、区公安交通管理分局认真办理,目前该园周边的环境秩序有较大改善,对幼儿园周边占道经营管控、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已形成常态化,保障了学生出行方便安全。
16件提案就强化生态建设、推进环境整治等集思广益
姜明彬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浪风关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按照区政府与贵阳京溪城市综合服务公司签订的《浪风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匹配地块一级开发合作协议》,由贵阳京溪公司负责出资对浪风关垃圾填埋场进行治理,目前浪风关垃圾填埋场已做全方位密闭覆盖,渗沥液系统已做防渗处理,已无新垃圾进入该填埋场。
莫国兴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建议》,区农业局牵头办理,配合区生态局、各乡镇、社区做好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及时发现焚烧现象,防止大气污染,并引导村民综合利用秸秆;印发了《花溪区农业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引导做好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各乡(镇、社区)为主体,开展秸秆焚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宣传工作;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投入力度。
石静委员提出的《关于西南工具总厂家属区进行环境整治及规范管理的建议》,相关办理单位结合2017年“三创”工作,采取部门协调、划分责任等多项举措,对建议中提及的三十四中、花溪四小校园周边、永红校区和西二家属区等区域开展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