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8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1-05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 同心同德同步小康

——仁怀市政协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袁 勇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仁怀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全力助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广泛动员广大政协委员、非公企业、民主党派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努力搭建平台,积极营造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通过捐赠、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等措施,已直接投入资金1亿多元,有力助推仁怀市脱贫攻坚工作。

  “三强化”凝聚脱贫合力

  强化宣传发动。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市政协印发了《致全体政协委员的一封信》,倡导广大政协委员努力发挥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火热的脱贫攻坚行动中,代言民意、维护民利、关注民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方式发挥各自重要作用,为助力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思想引领。以开展各种培训为着力点,先后在市内组织培训1期,市外省内组织培训1期,省外组织培训1期,还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培训,受训委员10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广泛凝聚广大政协委员、非公企业和非公代表人士力量,发挥各自所长,各尽所能,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咨询、医卫服务、文化下乡、法律援助、就业辅导、产业开发等各具特色的帮扶活动,并影响和带动所在党派、团体、机构、单位的人员参与脱贫攻坚,共同凝聚起关注、关心、关爱贫困群众的磅礴力量。同时积极参与捐赠活动,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

  强化正能量带动。通过各种宣传媒介,深入开展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做法及成效宣传工作。先后利用《贵州政协报》《遵义政协》《中国酒都报》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编发各类新闻稿件80余篇,用生动、真实、感人的扶贫事迹讲好仁怀故事,宣传最美扶贫人物,社会反响强烈,增强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以先进事迹激励和感召广大政协委员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行动中承担委员责任,体现委员价值,展现委员风采,彰显政协特色。

  “六扶贫”共建同步小康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泛海助学行动为100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困难助学金50万元;市知联会为16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困难助学金3.92万元;市非公企业为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捐资500余万元;学孔镇、美酒河镇成立教育基金会,募捐基金230余万元,为解决青少年入学难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贡献力量。

  产业扶贫带动地方发展。以非公经济企业示范带动,引领贫困户积极参与,通过土地入股、就近就业和参加创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依托社会力量深入推进众筹脱贫。众筹资金用于补贴贫困户发展种养特色产业、扶持小微企业,建设生产基地等项目34个,覆盖贫困人口1.5万人。依托社会力量深入推进雁归扶贫。激励和引导贫困村已移居外地的致富青年返乡创业,引进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项目14个,带动地方农民投资7500万元,贫困户增收8000余万元。依托社会力量实施内需扶贫,挖掘社会力量内需潜力,以帮扶为纽带,扶持90%以上贫困村发展蔬菜和养殖保供基地,解决了群众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技能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开展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利用企业培训资源,为农村贫困户实施中药、水果、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白酒酿造、餐饮厨艺、水电安装等技能培训1.22万人次;开展贫困户创业培训800余次;着力消除贫困根源,提升农村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

  就业扶贫确保持续增收。广大政协委员和非公企业积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解决贫困户就业需求,增加贫困户收入来源,确保增收可持续。截至目前,362家企业共解决贫困人口长期就业2356人,发放务工工资4710万元,68家地方扶贫产业累计用工约3.5万人次,发放工资210余万元。

  医疗扶贫避免因病致贫。全市3家民营医院积极参与医疗扶贫,开展义诊37次,共计9444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简单药具,减免贫困户住院费用29万元;建立贫困户重大病人“一对一”帮扶制度等,合计投入帮扶资金545万元。仁怀市新朝阳医院协同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为仁怀捐赠医疗扶贫资金500余万元,解决贫困户看病问题,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捐赠扶贫伸出援助之手。广大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物资、现金捐赠方式,截至目前,共筹资1000余万元,援建村庄道路、饮水工程、卫生设施、文化场所,配合推进危房改造等,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