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7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2-05

发挥政协委员作用 引领主流舆论导向

□顾雪松

  ”十三五“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这也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社会舆论,是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情感、价值观。它以传闻、民遥、议论、会议、理论争鸣、群体活动等形态在各种媒介中传播扩散,是能够对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集合意识。

  在现实舆论场中通常存在着多种舆论形态,从舆论的性质上分,主要有两种,即正向舆论和负向舆论。正向舆论即主流舆论。指那些能够代表主流人群的主流思想和情感意志的强势舆论,是那些能够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主流与本质,真正代表民心民意的舆论,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正义的舆论。我们称之为“主旋律”的舆论都应当是“主流舆论”。“负向舆论”是指那些背离社会发展方向,逆时代潮流而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立的舆论,它所带来的效果往往是消极的。

  舆论作为民意的表达和体现,具有强大的力量,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说明了民心、民意和舆论的巨大社会威力。这使得古今中外凡是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注意掌握驾驭舆论的艺术,借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当政者应当时刻注意广开言路,畅通舆论,发挥好新闻舆论在反映和表达民意,以及进行社会监督和社会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应当注意增强营造和改善舆论环境的能力,提高舆论宣传的艺术和水平,善于驾驭和引导舆论,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服务。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冲击,新闻信息产品的内容和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特别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年轻一代更是将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面临着影响力下降、舆论引导和主导能力越来越脆弱的问题。由于新兴媒体的裂变式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更加复杂,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在新的舆论环境中,政协委员有条件成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人民政协是以界别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组织,政协委员代表了自己所联系的群体的利益,它体现了人们在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上的界别区分,每位政协委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他所联系的社会群体,他们代表着的是这部分群体的利益, 政协委员的界别代表身份,正是人民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关键所在。政协的活动、会议、政协委员的提案、发言、调研等等都可以成为主流舆论的载体和传播活动,成为引领主流舆论的重要力量。

  一、 政协委员的代表性身份,可以成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

  在传媒比较发达的社会,一般会形成两个舆论场,即媒体舆论场和群众口头舆论场。因此,也存在两个主流舆论场,即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主流口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重合部分越多,说明媒体对群众口头舆论反应越敏锐,引导越主动,主流舆论越健康。

  政协是按界别组成的,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政协委员可以多渠道、多领域地开展工作,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此外,政协委员大多是知识分子或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能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宏观的、重要的、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比较客观地针对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政协委员可以通过社情民意、提案、调研报告等形式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给予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利用自己的渠道进行有效传播,不仅能够代表群众的口头舆论,也能影响媒体,使其合二为一。

  二、 政协委员可以成为沟通不同舆论场域的桥梁

  按照舆论人的身份区分,在舆论场中还存在着来自上层的官方舆论场和来自下层的民间舆论场两种不同的舆论场域。“官方舆论场”,指的是由官方促成并控制的舆论场域,它通常体现当权者的思想与意志,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官方舆论场所汇集和张扬的往往是当权者从自身利益和意志出发所组织的舆论,民间舆论场所汇集和传递的大多都是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而形成的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掌政权者的党和政府的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外交方略、改革措施等等,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叠性和交融性。但是,在少数情况下,这两个场域也会存在不重叠和交融之处,这时,两种舆论场之间就会呈现出相互抵触和排斥的现象。

  政协委员的活动可以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要多关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舆论热点问题,将这方面的舆论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提案、言论、会议联系起来,使其得以张扬和扩大,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在舆论场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对那些存在抵触和排斥现象的单方面的舆论应当尽可能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融入在舆论场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流舆论之中。

  三、 新媒体可以成为人民政协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载体

  舆论引导是我国新闻与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舆论引导的主要媒介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近年来,互联网、博客、移动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传统媒体交相互动,成为舆论生态中的新生力量,在社会舆论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成为主要的舆论源头。积极研究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关系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

  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应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形式,报道社情民意,传播调研信息,反映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不在新媒体时代失语、错语或呓语,要发挥自身在新媒体舆论引导中的应有作用,提升驾驭新媒体的能力,引领主流舆论导向。

  (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 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