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2268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1-30

  要点提示

  贵州是我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特征兼具的茶区。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优秀的茶叶原料基地,贵州没有理由不做茶,更没有理由不做好茶。

  然而,现有黔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生态、安全、健康的好茶品质尚存一定差距。贵州茶叶在从“贡品茶”向“商品茶”、从“礼品茶”向“大众茶”、从“靠绿茶打天下”向“绿红青白黄黑花茶齐上”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品牌打造,步入品牌发展之路。

  2015年以来,贵州省政协牵头以“生态·标准·品牌·创新”为主题,先后举办2015年全省首届春茶斗茶赛、2015年全省秋季斗茶赛和2016年全省秋季斗茶赛,有力地促进了黔茶工艺提升、标准宣贯、机械化生产,彰显了贵州茶香气高、滋味浓及贵州茶不贵的品质优势。目前,斗茶赛已成为斗安全、斗标准、斗工艺、斗大众好茶的重要平台,推动了全省各个茶区比学赶超,斗出了贵州茶产业长远发展的美好前景。

斗茶,让世界喝上一杯贵州好茶

  2017年全省秋季斗茶赛

  时间:10月28日至11月30日

  主题:绿色·标准·传承·创新

  斗茶标准:

  参赛茶样均为贵州原料,以贵州境内夏秋季(今年5月6日之后)的茶叶原料生产,茶青嫩度标准不能高于一芽一叶。全部茶样由组委会统一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分、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脂、溴氰菊脂、吡虫啉、草甘膦、铅10项指标,根据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及茶样所依据的产品标准,淘汰理化指标不达标、质量安全指标超标的茶样,符合标准的茶样接受下一轮专家感官审评。

  各地选送的茶样按机制绿茶组、机制红茶组、古茶树组三大类,分专业审评、大众冲泡审评两个组,参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办法进行审评。满分为100分,其中外形20分、香气30分、汤色10分、滋味30分、叶底10分。

  活动进展:

  11月12日,斗茶赛进入专家评审阶段。来自44个县(市、区)115家企业的155只茶样进入全省决赛,规模创下历年之最。经专家评审,组委会遴选30只优秀茶样进入决赛现场,角逐绿茶类、红茶类、古树茶类三大“茶王”荣誉。

  专家评说:

  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用“三个斗”来介绍此次斗茶赛:“首先,我们斗的是干净、农残、重金属,要斗出洁净,让消费者喝上健康、放心的茶;其次要斗出品质,让消费者喝上外形、滋味、香气都美好的茶;最后要斗出精神,通过比学赶帮超,让企业提高茶叶加工水平,进而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

  “做茶必须花真功夫,既要有技术积累,更要有对品质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学术交流部主任刘栩说,此次参赛秋茶各具特色,体现了贵州各个地域的生态优势;企业选新品种、用新技术,加工水平和茶叶品质稳定,说明贵州茶产业正在实现弯道超车、步入“白金时代”,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迈进。

  “秋季斗茶赛通过‘斗’,对全省茶企提高加工工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国家一级评茶师、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表示,此次斗茶赛有亮点、有进步,参赛茶叶外形佳、色泽绿润、品质较好、品种较多,“举办斗茶赛不仅能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还能提高茶叶的下树率”。

  2016年全省秋季斗茶赛

  时间:2016年9月18日至10月29日

  主题:生态·标准·品牌·创新

  斗茶标准:

  参加机制绿茶、机制红茶组比赛的企业,不仅要提供1500克茶样参赛,还须备500公斤以上与样品同级同样的茶叶封存。进入决赛的茶样,经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分、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草甘膦、铅10项指标检测,完全合格后才能接受专家评审。

  评审现场,4位国内权威专家和3位省内知名专家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个方面,对参赛茶样进行综合打分。经检测,5只茶样因铅含量、水浸出物、水分含量等指标不达标被淘汰出局。

  赛事详情:

  2016年10月26日,由全省9个市(州)选送并检测合格的101只茶样,进入斗茶赛专家评审阶段。最终,以现场评茶环节占总成绩25%、专家评审占75%的比赛规则,按总分排名选出三大金奖得主。贵州大方县以利茶场选送的以利绿茶、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遵义红”红茶、毕节七星古茶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太极古茶,分别获评绿茶类、红茶类、古树茶类“茶王”。

  专家评说:

  “我多次在全国‘中绿杯’‘中茶杯’比赛中品评过多只贵州茶,印象很深刻。贵州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醇度高,鲜爽度好;特别是贵州夏秋茶的表现,超乎之前想象。”此次斗茶赛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教授龚淑英说,一般的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味道鲜爽,夏秋茶茶多酚含量高、味道浓,但鲜爽度不足;贵州夏秋茶品质的优异表现,主要是由贵州的地理、气候、生态条件决定。“贵州茶原料品质非常优秀,无论是香气还是滋味,都有其独特之处。”

  她同时认为,贵州茶叶加工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红茶加工,茶企一定要加强鲜叶管理、确保萎凋到位;要精准掌握发酵尺度,个别红茶有苦涩味是发酵不够,一些红茶有酸味则是发酵时间过长。“茶叶加工受温度、湿度、氧气影响,茶企一定要加强培训,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

  活动成效:

  持续开展斗茶赛,有助于促进贵州生产出安全可靠让消费者喝得放心的茶、符合标准让消费者喝得健康的茶、工艺先进让消费者喝得营养的茶、品质优秀让消费者喝出品味的茶;有助于扩大贵州茶品牌影响力、提升贵州茶市场竞争力,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目前,斗茶赛已成为评估全省茶叶质量整体水平,比较茶、优选茶、推介茶的重要平台,斗出了贵州茶企、贵州茶人的精气神,斗出了贵州茶产业的道路自信、安全自信、文化自信、品质自信、市场自信。

  2015年全省秋季斗茶赛

  时间:2015年10月26日至11月26日

  主题:生态·标准·品牌·创新

  斗茶标准:

  斗茶赛分为机制绿茶、机制红茶两大类,茶样须是贵州境内夏秋季原料生产。来自全省29个县(市、区)181家企业的348只茶样参加初赛,经专家初评和大众评选,产生80只茶样进入全省决赛。经贵州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80只茶样的农残、污染物等安全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但在理化指标检测中,有12只茶样被淘汰出局。

  赛事详情:

  2015年11月23日,斗茶赛进入专家评审阶段。7位业界权威专家从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5个方面,对68只参赛茶样进行审评,遴选出21只茶样进入决赛现场。最终经综合评审,清镇红枫山韵茶厂有限公司选送的“湖城明珠”、黔西南州嘉宏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送选的“云盘山高原红”,分别获评绿茶类、红茶类“茶王”;专家分别给予了“汤色清澈、香气醇熟、滋味鲜醇”和“金毫汤色红艳,有甜香、滋味甜醇”的高度评价。

  专家评说:

  “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秋季斗茶赛,贵州是全国第一个。”此次斗茶赛专家组组长、浙江省农业厅研究员罗列万说,贵州夏秋茶里有好茶叶——从外形看,条索细紧、匀整;香气中栗香显露,滋味醇厚;从叶底看,采摘得很到位,从一芽一叶到一芽三叶都很完整。“由此不难看出,贵州一些茶园的管理水平很高、加工技术也很好。”

  “这些茶叶肯定出自地域好、气候好的地方,没有好的原料是做不出来的。”国家一级评茶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寿珍表示,生长在高山上的茶香气更浓郁、味道更鲜爽,这是贵州的优势。

  同为国家一级评茶师,来自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张颖彬认为,每只参赛茶样都很有特色,尤其是红茶加工工艺与全国红茶加工的革新趋势同步。“用贵州夏秋茶原料制作出来的红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动成效:

  通过斗茶,斗出洁净,让消费者喝上健康、放心的茶;斗出品质,让消费者喝上外形、滋味、香气美好的茶;斗出标准,让消费者喝上营养丰富的茶;斗出综合实力,让消费者知道贵州茶、认同贵州茶、消费贵州茶。秋季斗茶,源于贵州夏秋茶的品质不逊于春茶,加强夏秋茶利用具有成本竞争优势,也是贵州大面积茶园进行大规模加工的需要。

  2015年全省首届春茶斗茶赛

  时间:2015年4月18日至5月18日

  主题:生态·标准·品牌·创新

  斗茶标准:

  9个市(州)初赛后,来自41个县(市、区)的138只茶样进入全省决赛,其中机制茶114只(占70%)、手工茶6只、古树茶18只。茶青原料嫩度不高于一芽一叶,经对茶样的6项质量安全与理化指标进行检测,有137只茶样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仅1只茶样因水浸出物含量不达标被淘汰。

  赛事详情:

  经现场综合评审,绿茶、红茶、其他茶、手工茶、古树茶五大类“茶王”从33只决赛茶样中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贵州雷山县毛克翕茶叶发展研究所选送的雷山银球茶、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遵义红”红茶、贵州岚宇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开阳富硒白茶、贵州经典云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贵定云雾贡茶、沿河塘坝千年古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梵净山茶。

  专家评说:

  由全国知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137只茶样分五大类进行密码评审后,认为它们全面反映了贵州优良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精良的加工技术水平。其中,绿茶佼佼者的感官品质在全国绿茶中也属一流,堪称中国顶尖绿茶之一。

  有专家预测,中国茶叶必将因贵州而改变,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异的茶叶品质,正成为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活动成效:

  全省首届斗茶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打破了“好茶等于单芽茶、斗茶就是比单芽茶,斗茶是小众、小量”的传统,有力推动了贵州茶新标准宣贯,营造了茶叶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生产的良好氛围。以此为契机,贵州茶步入借势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征程。特别是各类奖牌得主,成为贵州茶新标准的践行者、品牌的领军者、产业的领跑者。

  2015年6月18日,全省首届春茶斗茶赛金奖公开拍卖在贵阳正式开锤,拍卖对象为五大“茶王”标的物。同时,“茶王”企业向贵州省茶办作出品质、产量等方面的书面承诺,由拍卖方组织人员到生产企业现场封样等,以严密的工作流程确保“茶王”标的物品质。此外,起拍价优惠合理,包装加封了“茶王”及防伪标识。

  (本报记者 田锦凡 黄福九/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