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校美术教师作品联展——
从“视觉力量”到“学院力量”
□本报记者 万里燕
收到“视觉力量”的展览邀请时,记者的好奇心就被点燃了。因为高校美术展览很常见,但高校之间的美术联展很少见。这会是怎样的展览,又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展览呢?记者怀着这些疑问,应邀参加了2017年11月3日下午,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行的“视觉力量·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7美术教师作品联展”的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记者获悉,“视觉力量”三校教师美术作品联展是一项专注院校之间学术交流的系列活动,征选到三校教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上百余件,通过这些高校教师的创作精品,展现了贵州不同高校在美术教育学术探索上的特色。
“学院力量”是前来参加开幕式的贵州美协主席谌宏微在采访中向记者提及的一个关键词,他认为,这次展览把几个学院近年来的优秀作品汇总到一起,整体水平比较理想,充分展现了学术精神和学院力量。学院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学术上不断回顾总结,每个学院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这次在展览中集中展现出来,对贵州美术的推动有积极的意义。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这样的高校美术联展在贵州尚属首次,对贵州的美术教学和美术教育有显著的启迪作用。更重要的是,贵州目前有二十多所有美术专业的高等院校,这次展览对下一步如何整合全省高校美术资源,真正发挥“学院力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大约一年多前,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萌发了高校美术联展的想法,随即联合了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通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共同协作,呈现了今天这个展览。”贵州省美协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山向记者回顾了这次展览的缘起,但他表示,这次展览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说:“这是贵州首次高校美术联展,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将通过这次展览的契机,积极促进成立贵州“美教联盟”,进一步拓展贵州的艺术教育和发展艺术创作,构筑更良好的美术教育学术生态。”
在展览现场,记者充分感受到三所高校的诚意,作品不仅精彩纷呈,体现了学院教师的综合实力,既具很强的艺术家个人特色,同时彰显出团体的强大美术创作能力,以当代不同的艺术媒介和语言形式,表达画家对艺术自身发展逻辑的思考和探索,并且种类多样,除了占据主流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还呈现了设计、插画、陶艺、手工等美术作品,可以看出主办院校力图从多科角度全面沟通美术学科的各个层面,挖掘学术潜力,推动新人新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多元互动,以求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谋求高校艺术发展的最大可能。
人们常说:“艺术无疆界”,新时代的艺术更是体现了这个特点。在当下的艺术形势里,闭门造车的艺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艺术家也要积极的走出去,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碰撞出更多的艺术火花,这些在艺术教育的领域里显得尤其重要。本次三校美术作品联展为我们展现了未来艺术教育的交流合作新模式,让我们对未来贵州美育和“学院力量”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