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发展“大旅游”的政策推动下,我省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多彩贵州”,普遍受到省外游客青睐,正成为我省的靓丽名片。“多彩贵州”内涵非常丰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已深深嵌入每一位来黔旅游的客人心里,但如何让美丽的贵州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视觉印象,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刘朝容向大会递交了《让“多彩贵州”从外形上“多彩”起来的建议》提案。该提案经由省政协办公厅转承办单位后,日前,提案主办单位省林业厅回复: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让“多彩贵州”更加多彩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让“多彩贵州”这张名片从内涵到外形更加统一
记者了解到,曾经担任过黔南州政协主席、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的刘朝容委员,现在是省编委办主任。虽然从没有在旅游部门工作,但长期以来,她一直关注我省旅游的发展。
刘朝容认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旅游”政策推动下,贵州的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多彩贵州”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正成为贵州旅游的靓亮名片,“多彩贵州”内涵非常丰富,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已深深嵌入每一位来黔旅游游客的心里,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刘朝容看来,贵州虽然素有“公园省”的名誉,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0%,但目前植被主要以是绿色为主,就旅游而言,如果沿路旅途给游客感观上单调,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结合贵州“国家公园省”的名片和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建议在外形上进一步丰富和充实。通过种植不同颜色的树木,变单一的绿色为多种颜色,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既避免了感观上一片绿色的单调,给人“多姿多彩”的印象,也丰富“多彩贵州”的外形,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让“多彩贵州”这张名片从内涵到外形更加统一起来,助推贵州旅游长足发展。
旅游沿途从“单一”到“多彩”,涉及到“交通沿线景观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为载体助推农民脱贫致富与美化环境、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等问题。
如何根据我省实际情况解决这些问题,刘朝容从四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以“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等工作为载体,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沿线,栽种适合本地气候、土壤能展现黄色、红色等树木,使红黄绿等各种颜色植物相互映衬,让来贵州旅游的游客在进入贵州时第一眼就能看到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景,让游客来贵州得到一种“心灵”的享受,像莫斯科郊外风景一样成为标志,形成贵州印象,让贵州真正“多彩”起来。
二是以“大扶贫”、退耕还林工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果林,在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各地的森林覆盖率,美化、绿化自然环境。
三是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市场价值很高、前景非常广阔,据了解,我省很多的苗木花卉都是从省外购买,购买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非常高,建议在我省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四是利用植树节,在荒地、荒坡上种植以黄、红为主的颜色树木,与我们目前的一片绿色交相辉映,再添美丽。
改善交通景观 提升贵州“生态窗口”形象
记者了解到,刘朝容《让“多彩贵州”从外形上“多彩”起来的建议》提案,经由省政协办公厅转承办单位后,日前,提案主办单位省林业厅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逐条进行了回复:
一、关于交通沿线景观建设问题。省林业厅一直对交通沿线的绿化景观建设高度重视,在2005年以前主要从省级森林植被恢复费中挤出有限资金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2006年,为配合全省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省林业厅申请了省级财政绿色通道专项建设资金300万元,用于已开通的沪昆高速公路贵阳至镇宁段沿线的通道绿化建设,并逐年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投入省级绿化专项资金2亿多元,完成绿化面积7万多亩。其中投入贵阳市周边各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资金就达1.1亿元。贵广高铁开通以后,省林业厅又积极支持指导贵阳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开展贵广高铁沿线绿色长廊建设,共投入绿化建设资金2536万元,完成绿化面积7719亩。目前全省范围内重要交通沿线的绿化美化工作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于受制于投入不足、单位投入标准偏低等因素,已绿化部分层次不高;新开通高速公路和高铁里程增加迅速,尚需绿化的量还很大。2017年省林业厅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区域的绿化投入,预计投入绿化资金9000万元,重点布局在贵州主要出境通道的杭瑞、沪昆、兰海“两横一纵”高速公路沿线50米范围内,进行重点地段“彩化、美化、香化”景观提升,进一步改善贵州“生态窗口”形象。
二、关于以退耕还林工程为载体助推农民脱贫致富与美化环境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我省投入最多、工程量最大、农民受惠面最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在上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受当时国家政策限制,我省完成的650多万亩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只占6%,但生态效益已完全显现。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我省积极向中央争取,实施面积已达700多万亩,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省林业厅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完成的700多万亩退耕还林中,油茶、核桃、刺梨、茶叶、板栗等经济林面积占70%以上,为农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省林业厅还将加大向国家争取力度,力争到2020年再实施退耕还林1500多万亩。
三、关于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问题。花卉业作为一项比较效益高的朝阳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最稳定的产业之一。为努力提高我省花卉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全省花卉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使花卉产业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新兴产业,我省设立了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花卉和绿化观赏苗木专项资金每年500万元,用于扶持全省重点花卉生产企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采取传统栽培技术与引进技术及自主研发技术相结合,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模式,全省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全省花卉苗木生产面积39.76万亩,年产值46.23亿元。但是,总体上我省产业发展管理体制不顺、技术水平不高、各地产业发展不平衡以及营销体系不完善等,发展水平和规模与花卉苗木产业大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17年,省林业厅已成立了林业产业发展团队,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也是团队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将整合各类资源,重点培育具有贵州特色的花卉和绿化观赏苗木,增强行业竞争力,使花卉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又一个增长点,同时也美化我们的环境。
四、关于利用植树节“彩化”贵州问题。我省各级每年植树节期间均开展了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特别是2015年以来,全省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开展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义务植树活动,2017年就有21万名干部职工上山植树。由于植树点大多选择在城镇周边各类公园、重要交通沿线等,且苗木规格较高、树种选择多样,绿化、彩化效果十分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省林业厅仍将组织好此类活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总之,为改善交通景观,提升贵州“生态窗口”形象 ,省林业厅决定加大绿化投入,让“多彩贵州”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