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3期 本期2181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6-23

  这是一次名分和事实上的双重告别。当城池得以守住、敌方黯然退场,刚打完胜仗的王石“解甲归田”,回到他云淡风轻的人生中

再见,王石

□张泉薇 陈禹铭

  33年,终有一别。6月21日,王石告别了他一手缔造并执掌数十载的万科。

  作为这家全球最大专业住宅开发商的灵魂人物,王石的名字没出现在新一届公司董事会候选名单中。很快,有媒体消息援引万科内部人士的话说,这是他“主动让贤”“功成身退”。

  当天上午,王石在其微信朋友圈里发表谢幕词:“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他们更年轻,但已充分成熟。我对他们完全放心,也充满期待。”“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做对万科、对社会有益的事。”

  很多人还清晰记得,在“宝万之争”风波中,面对宝能罢免提议,王石曾高调回应:“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一天。但还不到时候,着啥子急嘛!”

  如今,当股权纷争落幕、深圳地铁最终入主万科尘埃落定,王石谢幕的时候终于到了。从1988年出任改制后的万科董事长兼总经理,30年间万科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毫无争议的龙头公司;王石也成为一名标杆性企业家,正如其好友秦朔所言:在国内房地产业,王石赢得了“他说第二,无人称首”的大哥大地位。

  而早在18年前,王石即已退居幕后,将具体事务假手他人,仅以“图腾”的价值影响万科,那是他第一次“离去”;在此6年后,资本奇袭而来谋取万科,王石被认为面临出局境地——彼时,外界再次做好了准备接受他的去留。

  但一切都没这次来得彻底。因这是一次名分和事实上的双重告别。当城池得以守住、敌方黯然退场,刚打完胜仗的王石“解甲归田”,回到他云淡风轻的人生中。

  王石的标签和争议很多。为名不为利,放弃个人在万科的股权,留下一个高大背影,却也两次将万科拖入股权之争的泥潭;热心公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却提议员工每人只捐10元,酿成万科史上最大舆论危机;登山、游学、玩赛艇及与女明星的绯闻,成就了个人潇洒人生,亦被质疑不务正业。

  如今,66岁的他“主动让贤”,当董事长的光环褪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王石?

  在“最好的时候”退场

  6月21日一早,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6月19日收到深圳地铁提议,将于6月30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不过,董事候选名单上已无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名字。

  随后,王石在其微信朋友圈里告别说,“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

  对万科而言,此刻进行其诞生以来的首次权力更迭是否是“最好的时候”,可能尚待时间检验。但对王石本人来说,这可能确实是“最好的时候”:落幕不久的“万宝之战”,再次彰显了他身为“万科之父”的精神“能量”;新盟友深圳地铁加入,新的权力结构成为必然——在这个节点上,王石“主动让贤”看起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他的“人设”也原本如此。多年来,在中国男性企业家云集的场合,王石不常公开谈论商业模式,也不爱卷入对具体问题的争论;他很少主动分析行业,也似乎不太热衷提钱。1999年卸任万科总经理后,王石就常以“生活家”而不再是“创业家”的形象出现:登山、游学,用社交网络抒发人生感悟,与女演员发展饱受非议的恋情,也因这场恋情登上娱乐版。

  人们对王石的印象,往往呈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讨厌他的人,觉得他不能在商言商、热衷作秀表演而私德有亏;喜欢他的人则奉为“精神导师”,尊敬他的情怀及“商业洁癖”。一位多次采访王石的媒体记者,对他的观感是:“像个锥子”,毫不圆融,与其他精于人情世故的企业家完全不同。

  十几年来有毁有誉,王石的表现始终云淡风轻。然而,“万宝之争”是他首次“失控”。

  2015年12月,面对宝能的大举进击,王石抛出“出身论”,攻击对方原始资金来路不明。此言论一出,许多原本“挺王石”的人也改变了立场。一时间,他遭到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形象崩塌”。

  万宝鏖战正酣时,宝能没能把王石赶走。如今“战争”已结束,宝能失意退场,作为胜利一方的王石却选择了“主动归隐”。

  打赢一场胜仗后,王石可以回到他过往的生活中,继续作为精神导师、心灵鸡汤熬制者抑或登山家的“人设”。其好友冯仑说,对万科而言创业者在或不在问题不大,“只要万科创造丰盛人生的价值观能够传递下去”。未来,失去“图腾”的万科能否继续往日的价值观?

  “舍利成名”的尴尬

  王石出身于军旅家庭,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属游牧民族锡伯族。后来,他常将自己“野性的精神”归因于此。

  1984年,在深圳建设路1号,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建立开张,王石任经理。这是万科的前身,主要业务是从香港进货,向内地倒卖摄像机、投影机等教学器材。

  从那时算起,至今正好33年。作为中国企业家中的标杆性人物,王石在万科耗费了半生心血,外界赋予他的种种标签、荣耀,也与万科这家公司无法分开。

  不同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家,“万科掌舵人”似乎排在王石诸多身份中的末位。早在近30年前,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革时,他就放弃了原本可获得4100万股本的40%。

  商海从来都是一个名利场。“名和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我的本事不大,只能选择一头。既然只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或许在王石看来,价值观才是他执掌万科这么多年最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股权分散给万科留下了后患。人们都关注硝烟尚未散尽的“宝万之争”,但早在1994年——彼时才初具雏形的中国资本市场上,王石就与“野蛮人”君安证券,进行了一场里程碑式的资本交锋。

  1993年5月28日万科成功发行B股,随后的6月旋起宏观调控之风。此后,万科挟资金优势攻城略地,地产项目在上海、深圳、北京、天津、青岛、沈阳等地遍地开花。那是万科历史上发展最快速的时期。

  过了不到一年,1994年3月30日,万科的股票承销商君安证券联合万科一批股东,包括新一代、海南证券等,要求改组万科董事会。

  当天上午10点半,时任君安证券总经理张国庆、副总经理张汉生走进王石的办公室,用5分钟时间向他通告:“君安证券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给万科管理层提一些意见,建议改组董事会。你依然是总经理,形式或许会让你觉得有些激烈,所以你就不要参加了吧。”下午3点,君安证券宣布君安代表委托的4家股东发起《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全文10000多字,直指万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那次,王石花了两个半小时,联络各方股东、多位董事,并取得这批“逼宫”股东中的多数支持。停牌5天后,万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复牌及战斗结束。

  如果说1994年的“君万之争”,只是一次对万科管理层控制权的争夺战;那么爆发于2015年的万宝股权之战,更具捍卫万科价值观的象征意义。

  当时,王石实际上已淡出万科管理层,逐一将手中的权力下放给郁亮,培养万科新一代接班人。然而又一次,“宝能系”站在了万科门口。

  较之“君万之争”,前来叩门的“宝能系”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且通过二级市场的连续举牌,与华润争夺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同时,万科的股权之战还引来恒大、安邦等企业,一直以来对万科保持支持的大股东华润突然间抽身,更让“万宝之战”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在宝能连续多次增持万科股票、与华润争夺万科大股东的关键时间节点,王石突然公开发声,用激烈的措辞表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大股东,因为你的信用不够。无论如何,资本之外还有信用、道德的力量,这场较量才是开始。”

  这几乎被视为王石对“宝能系”下的一封战书。如果说之前万科还有可能与“宝能系”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那么自王石如此表态之后,几乎不可避免一次不死不休的战争。

  此后两年间,王石四处奔走,寻找“白骑士”、阻击宝能。在他看来,自己要捍卫的并非万科这个企业管理层,而是耗费半生培育起来的万科价值观。如今,华润、恒大已将股权让于“白骑士”,安邦亦宣布支持万科管理层,深圳地铁则成为万科持股达29.38%的第一大股东。

  “与同时期的企业家不同,王石总是爱站在国家、政治的层面想问题,特别有主人翁精神,不像一个商人或老板。”曾任北京万科总经理的林少洲对媒体回忆说。

  在政商夹缝中徘徊

  从阻击“宝能系”的角度看,王石确实是“功成身退”了。但资本角力仍在万科控制权上你来我往,以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层开始丧失话语权。而深圳地铁成功入主后,带有明显国企特征的它能否让万科继续保持原有文化,颇为令人怀疑。

  在这背后,王石的个人形象,为他和万科带来了相当大的舆论支持、政府助力。2014年,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行贿’应该成为企业家的底线,然而尤其是在房地产企业,公开说‘不行贿’的没有几个人,甚至没有几个人相信你不行贿。”

  事实上,在王石两次与“野蛮人”的对战中,政府部门的身影都在关键时刻有所显现。

  1994年“君万之争”期间,万科在证监会的支持下赢得5天停牌时间,击退了来自“野蛮人”的攻击。在“宝万之争”爆发一年多后的今年2月24日,保监会对“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进行了中国保险史上最严厉的定格处罚,称前海人寿存在“提供虚假资料、违规使用资金”等行为;对身为前海人寿掌舵人、亦为万科门前“野蛮人”的姚振华,撤销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

  前海人寿被罚之后,恒大的态度从暧昧不清迅速转变,开始向作为万科“白骑士”——拥有国资背景的深圳地铁输送诚意:先是移交表决权,进而将所持万科股份全部交给深圳地铁,使其成为了万科大股东。

  王石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只是万科文化的守望者,只要万科文化能延续,个人荣辱去留不重要。

  但显而易见的是,离控股股东仅一步之遥的深圳地铁,在万科掌握的话语权已远超此前的华润;在新一届公司董事会中,也将占据多数席位。以郁亮为首的万科管理层,能否继续引领“万科模式”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