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145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4-18

12万亿元民资准入再放宽

“混改”提速打破“玻璃门”“弹簧门”

□张 智

  最近,浙江商人李延东的微信信息接收不断,几乎每个认识他的人都在私信他,让他时刻准备进入随时可能打开口子的铁路。

  早在七八年前,李延东就密切关注“民资入铁”的政策进展。然而,当时的铁道部强大且强势,对示好的民资并无明确的政策扶植。长期以来,中小民企参与铁路建设的主要方式,是争抢央企从原铁道部竞标后拆分的小包;至于参与铁路投资,除了像内蒙古伊泰一样的大民企,只有新疆等地的中小民企有较多把握。

  不过,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李延东们的机会似乎悄然到来。

  4月13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透露,国企“混改”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已着手启动,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拟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同时,已试点企业年内均将有所进展。

  尽管如此,对于放开准入,一些民企心里仍充满了疑虑。

  “开放关键领域,让民间主体愿意投资,关键是打破长期的‘玻璃门’‘弹簧门’,实现公平准入,要给民间主体的投资行为以安全性保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说。

  “混改”再增试点

  2016年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逐步加速。

  据严鹏程介绍,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于去年启动实施首批9家“混改”试点后,正在指导试点企业有序实施,有望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及突破;第二批10家“混改”试点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已有9家企业正式上报试点方案,发改委拟近期批复实施,预计年内可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也已着手启动。

  接下来的重点是:批复第二批试点方案,确定第三批试点名单;跟踪试点实施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及时梳理、解决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批对试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总结制度性经验,快出经验、多出经验,尽快在面上推广。

  从行业领域看,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涉及配售电、电力装备、高速铁路、铁路装备、航空物流、民航信息服务、基础电信、国防军工、重要商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或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对第二、第三批‘混改’试点,我们建议沿绩效下滑明显、内生改革动力强大、行业改革方向明确且空间较大的思路进行布局,重点推荐领域为军工、铁路、民航等。”

  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专题会时强调,要按“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要求,着力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尽快批复实施试点方案,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了解,七大重点领域均已相继破冰。在军工领域,今年3月中国核建旗下江河股份在“新三板”挂牌,成为集团首家实现核心员工持股的公司;在石化领域,4月5日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了销售公司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方案。

  严鹏程表示,“混改”总体要求是要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从股权结构看,试点企业“混改”后股权结构都将发生质变,有的从国有独资改为国有绝对控股、有的从国有绝对控股改为国有相对控股、有的探索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从混合模式看,包括民企入股国企、国企入股民企、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混合、国企与外资混合、PPP模式等,各有特色。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这一目标来说,本次‘混改’的定位是要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表示。

  民资准入再放宽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民间资本已超过12万亿元。近几年来,民营经济每年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超过50%的财政税收。稳定民间投资不仅对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且有利于补短板、扩就业。

  从投资主体看,今年的重头戏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将推出更多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措施。不仅将向民资进一步放开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油气勘探开发、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市场准入;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未来还将通过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等方式,推动、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一些民企已准备好了。

  包括李延东在内关注铁路领域的企业家,正在琢磨进入城际线路的可行性;也有部分希望直接参与铁路运营,只待政策发出。

  电信方面,业内人士认为民资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的良好契机,就包括即将落地且引起热议的中国联通“混改”。将基础电信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对民资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活电信资源,提高电信服务效率、服务质量,降低电信企业服务成本,也能惠及消费者。

  然而,要破除民间投资的各种障碍,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必须完善、创新金融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引导设立以社会资本为主、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投资基金,扩大股权、债券等投融资渠道;强化制度保障,改善对民企的服务,稳定民间投资信心。

  “我国投资结构性问题比较严重,有的领域过度投资、有的投资不够。过度投资主要是重工业,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投资不够则包括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

  民企准入政策进一步放宽后,或将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建设、运营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让社会投资者的投资预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权利。

  不过刘培林提醒,迄今关于民资准入的部署仍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框架,不少细则都有待进一步明确。比如开放方式、退出机制、股份占比、如何参与等,都是尚未细化的部分,也是未来一系列设想落地必须尽快完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