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143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4-13

政治监督也要精准有效

□尹晓芬

  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各民主党派积极作为,发挥优势,探索出一些新经验,按照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彰显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新实践,是对民主监督的新探索,是展示和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新平台的“三新要求”,明确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等方式,是一种政治监督,本质上也是一种合作,是协商式监督。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内容是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精准度,群众满意度,发现新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推动任务完成。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是调查研究。今年这项工作将在22个省区开展,这意味着各民主党派相关各级组织都要行动起来,所以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更要找准着力点,实现精准高效,彰显监督的有效性。

  立足精准要求,提高监督成效。按照“三新”要求,准确把握民主党派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的性质、内容、方式,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研究制定民主党派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规程,突出做好共性重点问题的研究与监督。如:“六个精准”监督、异地扶贫搬迁、兜底政策落实等。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党派资源,立足专业优势,结合长期研究和关注的领域,深入调研,开展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监督建言。

  立足改革突破,激活内生动力。贵州塘约村“穷则思变”,村社一体、合股联营,通过确权、赋权、易权将农村劳动力资源、集中起来的土地资源与市场相结合,激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成为“七权同确第一村”,改革步伐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两年脱贫奔小康的典范,得到有关部门高度肯定。

  立足扶起“志”、“智”,实现观念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倡导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做到履职不越位、引导不包办。一方面,强化政府在政策落实、产业规划、兜底保障等方面的责任,着力改善贫困村条件,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劳动技能,为贫困户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帮扶机制上,通过财政奖补、信贷贴息、互助合作及技能培训等形式进行帮扶,对贫困户“授之以渔”,以帮助群众找准路子和解决瓶颈困难为重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立足强基固本,真正斩断穷根。首先要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问题。“六小工程”必须要向贫困地区精准延伸,过去的农网改造等已不适应当今的发展要求,水的问题不解决,不可能发展产业,脱贫就没有支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就没有基础。

 (作者系民革省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