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2110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2-10

  “环法自行车赛的经济价值约3000亿欧元,希望10年内我们也能做成了不起的赛事,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王启富:骑车的弄潮儿

□田 甜

  王启富掏出一张名片,这位曾经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新身份是北京蓝天绿野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2015年11月22日,蓝天绿野发起成立时,北京大雪纷飞。在东四环外广渠路边的竞园里,王启富向三四十位骑友分享了他一个多月前完成的欧洲、韩国济州岛骑行经历。

  从维也纳骑到巴黎,途经德国黑森林时,蓦地蹿出两只野猪。他和同行队友定睛注视野猪,身子不由得发抖。两只野猪也在盯着他们,仿佛要伺机而动。最后他们索性壮大胆子加速骑过那段路,两只野猪便倏地逃跑了。

  “你害怕,它们也害怕。”王启富说,“很多事情只要勇敢去尝试,并没有想象中困难。”

  分享会的听众多数是蓝天自行车俱乐部的车友。王启富骑行近三十年,早先是一个人骑,2011年创立了这个俱乐部,汇聚热爱自行车运动的朋友。现在俱乐部成员有四五百人,以做投资、房地产和文化者居多。最后,王启富抛出一个建议:大家一起成立一家体育公司吧!他想搞像环法自行车赛那样伟大的赛事。

  十分钟后,包括王启富本人在内共有28名成员表示出资响应。就这样筹集到1200万元注册资金,蓝天绿野公司成立了。

  赶时髦

  已年过半百的王启富,拍照时很轻松就能把一辆自行车举起。多年骑行,练就了他的身板,身材也保持得好,只有满头银发提示他的年龄。“我是1980年上的大学,是真正的80后,现在80后小伙子骑车还骑不过我呢。”

  1989年,王启富在海南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长途骑行。那年春节,他没回大连老家。一个背包、一把匕首、一辆二八单车,就轻装上路了,出发前和老大哥冯仑招呼都没打一个。他沿着海南岛东线从海口骑到三亚,再从中线返回,行程达1000公里。

  在三亚“天涯海角”石刻前,王启富与之合影并题诗:千里独闯天涯,含笑自对人生。

  微信刚兴起时,王启富是第一波玩朋友圈的人。2013年2月11日,他把这张照片翻拍后在朋友圈分享,并特意说明此照片拍摄于“24年前的今天”。照片里他笑容青涩,白衬衫包进蓝色牛仔裤里,双腿横跨单车,两手举到半空。

  回来后冯仑对他另眼相看。王启富说:“1994年冯仑在我的婚礼上致辞,还赞叹我当年骑行海南岛。”不过在他看来这没什么,“就是胆子大,敢想敢做。”

  王启富并不觉得一个人骑车孤单。“一人能骑,一群人也能骑,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骑。”他说,“一个人骑精彩,一群人骑快乐。独自驰骋在无边的旷野中,看名山大川,感受人文历史,思考人生,那种体会是其它运动或旅行无法满足的。”

  京杭大运河途经之地,多少有点意思。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均诞生于此;台儿庄是抗战名城,铁血英雄之庄。进入江苏境内,邳州曾是刘备、曹操、吕布争雄之地,宿迁是项羽故里,再骑行100公里便到了韩信故里淮安。“我发现我骑行的这些城市英雄辈出,而且都是盖世英雄。”王启富在朋友圈写道。

  在骑行途中,王启富还分享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就是骑车途中,坐在马路边草地上喝着矿泉水,吃着从家里带来的苹果。幸福就是骑车到深夜,入住酒店洗完澡躺在干净的床上……”

  骑行京杭大运河对王启富影响最大,也启发了他对沿线体育经济价值的思考。京杭大运河两岸自古繁荣,千年古城林立,如今聚集了六七亿人口,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二。“回来我就想,可以搞一个比赛,让更多人骑行京杭大运河。这个赛事会很有发展潜力,从经济辐射到人口、文化,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王启富说。

  蓝天绿野可以说是专为举办京杭大运河自行车挑战赛而成立的。2015年,王启富开始感到发展自行车产业“有这个氛围”。一年前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要把体育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培育扶持;2015年国家领导人访英,专程赴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所观看运动自行车的核心车架设计。媒体纷纷猜测:自行车将是下一个马拉松?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喜欢骑自行车,把它当成生活方式,而不止是代步工具。

  况且骑自行车低碳环保,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如此好的事情,很自然就去干了,一不小心又赶了时髦。”王启富说,他由此将爱好变为创业。

  兄弟情谊

  王启富最著名的身份是“万通六君子”之一。六个男人“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故事经冯仑书写后,在商界广泛流传。他说,勇敢、有理想是六人的共同点。几年前一本杂志做六君子的封面,分别问他们同一个问题,六人中谁最勇敢?结果都说是自己。

  王启富把自己的勇敢归于天性。七八岁前,他在山东威海荣成下一个小山村长大,从小就爱漫山遍野跑。上小学后他回到大连,大连人足球踢得好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运动也是很自然的事。

  恢复高考后,王启富于1980年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的是激光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航天部下属某单位研究导弹。但他最想从事改革工作。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并成立经济特区,王启富感到机会来了。他给海南省委筹备组组长写自荐信,很快就收到回复:“欢迎你到海南来施展抱负!”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对家里说是单位内部工作调动。

  到海南后,王启富并未第一时间找到搞改革的职位。他先在海南开发建设总公司下属秀港工业房地产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当时的总经理是王功权,还有一名同事叫刘军。几个月后,王启富跳槽到冯仑担任常务副所长的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

  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回忆,王启富来到研究所后找到自己,说他原来的老板叫王功权,是非常好、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一定要介绍他们相互认识。冯仑和王功权见面后聊了很多,成为好朋友。

  再次来到海南准备创业是在1991年。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刘军、易小迪五人凑了3万元,注册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总公司,即万通的前身。当时王启富还做纸张批发印刷的小生意,算是有点积蓄,3万元中他就出了一半。

  1993年,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总公司完成产权改革,改名为万通集团。但在界定利益关系时,依旧是水泊梁山的模式:“座有序、利无别”,重大决策都由六人商议决定。当六人间公司战略和经营理念不一致时,决策效率必然低下。1995年六君子首次分家,王启富离开了万通。

  六君子相识,王启富发挥了黏合作用。他说,“我这人俩优点,人好、对人好,所以大家信任我。”如今,六君子分别有各自事业,但每年要聚上四五次,他们会聊聊近况,也很乐意再次合作。

  王启富说,他创办蓝天绿野和当年“万通六君子”共事有相似之处。当年是六个合伙人,现在是成立时28名股东,后又增加两名;当年六人在改革热潮中奔赴海南而相遇,现在大家都有骑行爱好,也是有共同兴趣和理想的一群人。

  王启富的另一个身份是富鼎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富鼎和基金是蓝天绿野的第一大股东,占股不到20%。他并不担心股权太分散,之所以吸收众多车友作为股东,就是想联合大家的热情一起来做事。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可以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等岗位设置来规范。

  年轻的心

  比起王功权,王启富做投资晚了五年,但他认为房地产基金市场才开始火起来。城镇化催生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未来20年行业内部会进一步分化、整合。传统房企多数将退出,留下的更具规模;与文化、旅游、体育相关的专业地产公司会出现;房地产资本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2015年后,富鼎和基金根据行业变化,对投资方向作出调整。目前纯粹的房地产投资占比已降到20%,更偏向旅游地产、体育地产等复合型概念,除此与房地产没有太直接关系的文旅、体育、医疗大健康领域,股权投资比例也在增加。

  富鼎和基金投资的蓝天绿野,商业模式为先通过运营京杭大运河自行车挑战赛等赛事,吸引沿线观众,同时拉动旅游人群;预计3-5年时间,赛事将初具规模,赛事转播权、自行车骑行装备、衍生品开发、旅游收益都有很大的商业想象空间;有机会与政府合作,修自行车高速公路,或在沿线打造体育小镇;自行车还可与金融结合,成立自行车产业基金。

  在复盘京杭大运河自行车挑战赛时,王启富发现它和环法自行车赛第一届很类似,首届环法是6天2000多公里,他们是5天近2000公里。“我们起点接近,现在也要拿它来对标,渐渐做大规模。环法自行车赛的经济价值约3000亿欧元,希望10年内我们也能做成了不起的赛事,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他说。

  对此,黑鸟单车联合创始人魏涛认为,自行车赛事目前还只是面向专业骑手,规模有限,因此招商难度大,不像马拉松已成为全民赛事,招商、转播、宣传、衍生品开发等各环节机制都比较成熟。

  另一大挑战是从赛事运营到形成商业模式盈利,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目前,蓝天绿野个别盈利的业务只有定制自行车,做自行车赛事主要通过拉赞助等方式寻求多方合作,如车企赞助保障车等,赛事本身并不赚钱。

  王启富回应说,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不在于参赛选手数量,像拳击赛每场只有2名选手,更重要的是观看人数、赛事的持续性和辐射人口;至于投资回报,现在是发展自行车产业的春天。“虽然总有人说经济下行、资本寒冬,宏观重要,微观更重要,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做好自己的事,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他说。

  2011年,蓝天自行车俱乐部成立不久举行活动,王启富更新了一条状态:车队开始骑行出发了!女儿在评论里损他:就俩人。他告诉女儿车队一定会日益壮大。如今女儿在美国念中学,父女俩还有个约定,待他60岁时蓝天绿野做大了,还要去美国读书,与女儿相约哈佛。

  这一切仍有待考验,不过王启富看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潜力。他的微信签名写道:永远追逐时代的浪花,拥有一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