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扶持 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接合
□罗筑玲
2014年7月,贵阳市被批准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贵阳市抢抓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的优势,突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贵阳培育成为具有国内较高知名度的健康养老目的地。
第一,强化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强化医养结合目标。在抓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根据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我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老年人需要大量的医药做支撑,这为我们发展养老服务业明确了目标。从全国来看,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100%要求享有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从贵阳来看,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100%要求医保社保进养老院。无论从全国还是从贵阳的实践来说,老年人除了满足基本的养老功能之外,最急需的就是医疗服务,解决年老体弱多病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文件精神,贵州省贵阳市民政局代市政府起草了《贵阳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突出了医养结合发展目标。要解决好现在的机构养老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医疗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促进医和养融合发展。
第二,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关系。从养老事业来看,国家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养老事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但对养老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概述。比如:国家提出了到“十三五”期末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老人35—40张,这是养老事业方面必需达到的目标数。从养老产业来看,养老产业还应包涵老年人医疗器械、老年人食品、老年康复器材、老年人药品、老年人用品等等。很多地方一谈养老事业,就把产业与事业混为一谈,分不清事业与产业的关系,不利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什么是政府该做,什么是市场该做。大家知道中国目前的养老模式公认是9073,90%的选择家庭养老,7%的选择日间照料,3%的选择机构养老。就养老而言,政府要做的是合理的规划养老布局,出台养老规范性文件,统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而不是大包大揽政府全包,连居家养老都由政府全部承担,政府要做的事情是兜底线,负责弱势群体中的三无人员和五保户。在政府兜底之外,还应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当前,国家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政策、资金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医保政策等等,这些鼓励和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目的是为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撬动、市场带动,让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
第三,突出三大重点。一是突出以大数据产业为手段。近年来,贵阳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突出以大数据产业为引领,走后发赶超的道路。就全国比较而言,大数据产业在贵阳异军突起,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指路牌、导向标。我们民政部门充分利用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手段,积极开展为老、助老相关服务。目前,在贵阳市以大数据为手段的为老服务企业达百家以上。二是突出以大健康产业为平台。2015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对医疗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可以说在贵阳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恰逢其实。目前,贵阳市依托贵阳市乌当区是贵州省医药大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区的优势,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平台,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引进中红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入住贵阳,力争把中红会曜阳养老服务品牌做成贵阳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三是突出以大养老产业为载体。就全国而言,2015年全国老龄化率达到16.2%,100人当中就是16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加上上世纪8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养老问题,同时也给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如何发挥贵阳的气候优势、旅游优势、生态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破解养老瓶颈,贵阳市政府与乌当区政府合作,拿出3000亩土地,规划建设养老产业园,努力做强做大养老产业规模,力争在全国做出养老产业的示范。
第四,加强四个保障。一是加强资金保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贵阳市在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购买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是福彩公益金的50%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近三年来,贵阳市公共财政共投入3亿多元,新建了一批养老院、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大大提升了贵阳市的养老服务能力。二是加强政策保障。为了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贵阳拟定了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卫生方面,凡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可申办医疗机构;在土地方面,凡养老事业用地,可行政划拨也可协议出让;在产业方面,拿出上万亩的土地建养生养老基地;在审批方面,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3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成。三是加强人才保障。依托省会城市高等院校集聚优势,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增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护理专业和康复治疗等专业,为养老院提供护理人才支撑;对养老护理员取得高、中、低职称的分别给予2000、1000、500元的一次性奖励。四是加强组织保障。为了推动贵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贵阳市将养老难作为民生“十困”的重要内容,从2014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加以推动和落实,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为成员的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也每旬听取全市的养老工作情况汇报,有力的推动全市的养老工作。